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贵州 > 人文贵州 > 食在贵州
贵州地名邀您“品秋实”——千年贡米香:黔中腹地的田园明珠


编者按:秋风起,黔地香贵州的秋日滋味正悄然成熟。舌尖寻味,从黔东南酸汤鱼的酣畅淋漓,到黔北辣子鸡的香辣过瘾;从稻田里肥美的稻花鱼,到枝头坠满的修文猕猴桃、赤水金钗石斛——山野珍馐与农耕智慧在此交融。这个秋天,让我们循着贵州地名尝鲜,一起品尝贵州大山的特色馈赠。今天推出:《贵州地名邀您“品秋实”——千年贡米香:黔中腹地的田园明珠》。







在贵州瓮安的群山怀抱中,平定营镇梭罗村如同一幅徐徐铺展的生态画卷。这里峰峦叠翠、田畴万顷,稻浪翻涌着600年的贡米传奇,也流淌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蓬勃脉搏。

“梭罗”之名,源于一段古老传说:大窝凼半山腰曾屹立一株千年梭罗古树,枝繁叶茂,为行人遮阳送凉;古树旁有一泓龙潭,泉水清冽深幽。登树远眺,十余座青翠山峦环抱如“梭罗树下锁猿猴”,先民视此地为风水宝地,遂得名梭罗。村落东北接瓮水街道,南邻三合村,西抵银盏镇,瓮马高速与铁路穿境而过,距县城仅6公里,坐拥交通便利与山水相依的双重馈赠。

物产·贡米传奇续新篇

梭罗大坝的千亩良田,书写着一粒米的皇家往事。明代洪武年间,戍边将士发现此地独特的“羊血泥”混合白善泥土壤,辅以岩缝清泉灌溉,产出大米清香盈齿。大将军付友德将其进献朱元璋,皇帝赞不绝口,钦定为“梭罗贡米”,岁岁入贡皇宫。如今,这一品牌借力科技与生态焕发新生:

高标准农田革新:2022年投入近1500余万元,将815块零散田归整为75块大田,渠路相通、旱涝保收,机械化率超95%,亩产从900斤跃升至1400斤左右;  

全链条品牌运营: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贵州蔬菜集团统一种植技术与销售,新米通过电商、大湾区商超走向全国;  

立体生态农法:推行“稻+油+鱼”轮作,春日1000余亩油菜花海引游客如织,稻鱼共生让农户“一田双收”。

产业·沃野织就致富图

梭罗村以贡米为核心,构建多产融合的振兴蓝图:

坝区辐射增效:600亩木姜子、南瓜等经济作物蓬勃生长,1万余羽蛋鸡养殖场与19户种养大户带动200余人就业,月增收超2000元;  

农旅赋能乡村:春日油菜花海变身打卡胜地,生态葡萄园、露营基地点缀田畴,形成“吃贡米、品田鱼、赏风光”的乡村体验链。  

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带动就业超600人次,昔日的“农闲田”已成“四季丰收田”。

春日的梭罗大坝,油菜花海涌金流彩;秋收的贡米之乡,稻浪卷起千重丰饶。

从洪武年间的皇家贡品到今日的地理标志,从815块碎田到宜机化沃野,梭罗村将历史淬炼成品牌,让乡愁转化为振兴的力量。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更听得见新时代田园牧歌的嘹亮回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