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贵州 > 人文贵州 > 食在贵州
贵州地名邀您“品秋实”——“贡米之乡”“丰”景如画 千亩水稻开镰收割


编者按:秋风起,黔地香贵州的秋日滋味正悄然成熟。舌尖寻味,从黔东南酸汤鱼的酣畅淋漓,到黔北辣子鸡的香辣过瘾;从稻田里肥美的稻花鱼,到枝头坠满的修文猕猴桃、赤水金钗石斛——山野珍馐与农耕智慧在此交融。这个秋天,让我们循着贵州地名尝鲜,一起品尝贵州大山的特色馈赠。今天推出:《贵州地名邀您“品秋实”——“贡米之乡”“丰”景如画 千亩水稻开镰收割》。





眼下,正是水稻丰收的时节,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的海龙镇贡米村稻海融融,“丰”景如画,一千多亩优质水稻陆续开镰收割。在贡米村千亩稻田基地,农户正抓紧晴好天气,忙着抢收水稻。

“今年我种了40亩水稻,这两天看到水稻长势非常喜人,预计亩产1000斤以上,收入可能有16万元左右。”红花岗区海龙镇贡米村村民母志才满怀信心地说。

海龙贡米是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特产,2020年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被指定为播州府茶仓专供朝廷的贡品,由此得名“贡米之乡”。核心产区位于海龙镇、金鼎山镇的山间盆地,平均海拔800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达30.52 g/kg,配合湘江支流灌溉形成独特生长环境。

前几年,贡米村通过高标准农田整治后,千亩稻田从播种到收割,已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目前正在建设的无人农场,进入系统安装调试阶段,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无人农场的加入,也将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

据了解,海龙镇贡米村推行“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规模化种植,共种植水稻8000亩,核心区域1184多亩,覆盖当地200多户农户。为确保农户增产增收,该镇采取统一育苗、统一播种、统一预防等“六个一”统一模式,发动农户广泛种植水稻,同时,海龙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户种植的水稻,也进行技术性的指导。

随着消费者对“贡米”市场认可度的不断提高,海龙镇还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渠道,让海龙贡米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这份来自贵州黔北的特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