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贵州 > 人文贵州 > 食在贵州
贵州地名邀您“品秋实”——水晶葡萄之乡:普安镇


编者按:秋风起,黔地香贵州的秋日滋味正悄然成熟。舌尖寻味,从黔东南酸汤鱼的酣畅淋漓,到黔北辣子鸡的香辣过瘾;从稻田里肥美的稻花鱼,到枝头坠满的修文猕猴桃、赤水金钗石斛——山野珍馐与农耕智慧在此交融。这个秋天,让我们循着贵州地名尝鲜,一起品尝贵州大山的特色馈赠。今天推出:《贵州地名邀您“品秋实”——水晶葡萄之乡:普安镇》。




普安镇,三都水族自治县辖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人民政府驻地15千米。全国重点镇,自治县北部重要农贸集市。东接三合街道,南至大河镇、三合街道,西至都匀市归兰水族乡,北至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龙泉镇。属黔中山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的中低山丘陵区。低山地貌丘陵河谷类型,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峰峦起伏,坡高谷深,多梯田。主要有苗族、布依族、水族等民族聚居。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设置普安土舍,取普天安宁之意命名。明代为合江陈蒙烂土长官司辖地。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云贵总督奏请朝廷批准,将普安从烂土司分出,设普安土舍。改土归流后属三脚屯州同,民国2年(1913年)~民国29年(1940年)属三合县。民国30年(1941年)置三都县,始设普安乡。1952年建立普安苗族自治区,撤普安乡,建普安镇。1957年三都水族自治县成立,全县设6区2镇40乡,设普安区辖普安镇、交梨乡、阳基乡、高硐乡等。1958年普安镇、阳基乡组建红星公社、交梨乡、高硐乡。1966年设普安区辖普安、阳基、交梨、高硐等公社。1984年建普安镇、阳基乡交梨乡、高硐乡等属普安区辖。1991年建镇、并乡、撤区中,原普安镇、阳基乡合并为普安镇,交梨乡、高硐乡合并为交梨乡。2014年普安镇、交梨乡合并组建新的普安镇。辖普屯村、交梨村、高硐村、阳基村、燕高村、前进村、重阳村7村委会。

全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镇内矿产资源主要有赤铁矿、硫铁矿、重晶石等。有普屯寿遐山、交梨十里葡萄长廊、岩寨岩洞等景点。中国传统村落有野记、总奖大寨、的刁大寨、鸡照、排月5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高硐、野记、望结3个。镇内传统节日有七月半、九月九、尝新节、吃新节等。有苗族蜡染、刺绣、银饰工艺品等手工艺品。有芦笙舞、舞龙、花灯、斗牛、喝牛角酒、苗族情歌对唱、布依山歌等民间文化。厦蓉高速、贵广高速铁路、三荔高速、三独高速穿境而过。

普安镇为农业产业化工程八个重点示范乡镇之一,普安水晶葡萄晶莹透亮,汁多味甜。盛夏的普安,空气中弥漫着葡萄特有的清甜,万亩水晶葡萄迎来丰收。连绵起伏的群山上,晶莹剔透的葡萄串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每年水晶葡萄成熟季节,省内外的游客都会闻讯而来,摘葡萄、品葡萄、庆丰收。

“山有多高,葡萄就有多高!”走进三都县水晶葡萄种植基地,连片的葡萄顺着山势起伏。葡萄架下,果儿长势喜人,一串串翠绿欲滴,乐坏了当地的村民。农旅融合,水晶葡萄搭乘贵州村马快车,销往全国各地。晶莹的葡萄“串”起乡村振兴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