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网公布了《贵州省优化不动产登记流程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提升服务水平,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和企业办证。
方案明确工作目标:
2019年6月底前,全省50%的县(市、区、特区)和开发区、新区(以下统称县)要将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查封、异议、更名更址、预告等登记业务即时办。
2019年9月底前,全省所有县要将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
2019年年底前,全省所有统一办理所属各区不动产登记的市要将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所有市、县实现查封、异议、变更、预告等登记业务即时办。各地要全面推行一次办、一门办、一窗办、一网办、同城办、就近办,积极推广不见面办,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持续提升群众和企业申请不动产登记便利度。
方案部署工作任务
推进一窗办服务。2019年年底前,单设的不动产登记大厅全部取消,不动产登记窗口全部集中进驻本级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方便群众和企业集中办事,实现“只进一扇门”,因面积不足暂时不能进驻的除外。已经实现一窗办服务的地方,要进一步梳理业务、简化资料、优化流程、改造系统、提升能力,一窗受理更快捷,并行办理更顺畅,进一步减少群众排队等待时间,尽早实现5个工作日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逐步扩大当场办、即时办的业务种类,更加方便群众和企业办证。还未实现一窗办服务的地方,要抓紧落实一窗办服务场地,组织整合登记、交易、税务窗口,尽快实现一窗办服务,其中房屋交易、税务、不动产登记窗口统一进驻当地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的,要抓紧优化窗口布局,适当增设窗口,合并窗口办公;因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面积不足暂时不能进驻、单设不动产登记大厅的,房屋交易、税务人员要抓紧进驻不动产登记大厅,实现共同办公。将不动产登记各项业务清单化,梳理申请资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办理方式。申请资料由不动产登记窗口统一收取,统一公示办事时限,实现只进一扇门、只交一套资料、一窗受理、并行办理,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改进非住宅、企业交易不动产等事项的税收管理,明确核税标准,简化核税程序,取消中介评估环节,实现群众、企业所有不动产登记都在办事大厅核税缴税、即时办结,只跑一次。
开展数据整合。2019年3月底前,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应将房屋登记电子数据的数据结构详细描述文档提供给同级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主动配合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开展房地数据整合工作,确保整合后房屋登记数据的准确性,形成空间位置一致、逻辑关系正确、历史信息完整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支撑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办理。在此之前,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应向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开放房屋管理系统,支持不动产登记提速增效。县级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房屋登记纸质档案,抓紧开展扫描整理、已入库的房屋登记数据的比对工作,确保2019年上半年完成比对工作,用于不动产登记的房屋登记数据准确率达100%。市级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也要做好安排,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扫描整理、房地数据比对工作。
强化信息共享。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依托贵州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不动产登记、户籍、公民、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信息实时互通共享,减少群众户口簿、身份证、婚姻状况、个人房屋信息和企业证照等申请资料、证明程序,进一步提高不动产登记效率。2019年10月底前,省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负责开发统一的收件系统,房屋交易、税务部门在收件系统中自行获取数据到各自系统并行办理,并将办理结果返回收件系统,各自获取所需结果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在各自系统不能推送数据之前,相互开放管理系统推进信息共享。
着力简化资料。不动产登记、房屋交易、税务部门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认真清理部门办理业务要求群众、企业提供的申请资料。于法无据的资料,要一律取消。部门信息共享可以获取的个人房屋信息等资料,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部门信息共享可以获取的二手房交易信息,不再要求群众和企业备案、确认。各地要将房屋交易、不动产登记、征税法定材料编制形成统一的申请材料目录,形成申请材料的正面清单,在办事大厅和互联网上公开,方便群众知晓、社会监管。
不断优化流程。各地要按照一窗办服务的模式,优化部门并行办的流程,将个人房屋信息查询、房屋交易备案、核税缴税纳入业务办理内部流程(1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再作为申请事项,减少群众重复提交申请。要简化预审、受理、审核程序,合并预审、落宗和咨询程序,将现行的3审办,区分难易、风险程度,优化为即时办、当场办、1审办、2审办,缩短办理时间。
加强队伍建设。各地要切实解决不动产登记政企不分、事企不分、临聘多、薪酬低等问题。市、县两级政府要认真评估队伍和业务的需求关系,及时充实不动产登记工作队伍,满足业务需求。要加强教育培训,适当开展人员轮岗,强化业务培训、传帮带,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要加强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监管制度,采取前后分离、收办分离、限时办结、超时处罚、绩效奖励等措施,切实化解权力寻租廉政风险。
做好技术支撑。各地要不断完善不动产登记、房屋交易、税务系统,特别是要抓紧升级完善省级不动产登记平台,确保系统运行稳定顺畅,实现快速纠正错误信息、业务合并办理、快速扫描上传申请资料、业务办理超时报警(系统自动报送给省、市、县三级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要抓紧改造升级网络,减少网络中间连接点,实现市、县两级网络直通省级不动产登记平台,提升网速,互不干扰。积极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即“互联网预申请、内网审核、现场核验发证”的“最多跑一次”服务。抓紧开展“不动产登记不见面”服务,将不动产登记平台延伸至银行,群众就地申请,银行前台受理,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后台审核,在银行完成抵押登记、融资贷款服务。2019年年底前,全省所有市、县实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登记不见面”服务。
加快清理欠账。各地要立即开展城镇不动产权籍补充调查工作,重点补足住宅区缺失的土地权籍数据。2019年上半年完成所有城镇建成区的补充调查工作,形成完整的房地权籍调查数据,重点确保老旧小区房屋全部落宗,消除房屋不能落宗对不动产登记的制约。市、县两级财政要充分保障城镇不动产权籍补充调查工作经费。各地不得将权籍调查(测量)工作转嫁给群众、企业。要全面梳理、分类汇总历史遗留问题,对于因行政监管不到位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不能把责任推到群众、企业,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及时为群众、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因申请人违法行为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小产权房”,要严格依法查处,防止通过登记合法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