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回应关切
1月1日起,《贵阳市城镇养犬管理条例》正式施行—— 养犬遛狗得更讲规矩了

小区物业发布的文明养犬宣传海报。

近年来,家养犬伤人事件屡屡发生,“天眼问政”栏目也经常收到网友吐槽无德养犬行为的留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是“养”,就应当严格规范养犬人的行为,养犬也得有“道道”。

1月1日起,《贵阳市城镇养犬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从免疫与登记,养犬行为规范,犬只经营、收容与无害化处理,法律责任等方面着手,进一步规范贵阳市行政区域内犬只的饲养、免疫、登记、经营、服务以及相关管理活动。

对此,市民如何看待的?

“这个《条例》很好,不仅对养犬人士形成约束,还能促进相关工作的完善,给群众吃了颗定心丸,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我全力支持。”

市民戴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也养狗,因为犬只体积小,难免会有侥幸心理,有时遛狗也不牵绳。在了解《条例》相关规定后,“每次出门都会自觉给狗戴上套绳,以免影响他人。”

养犬人士王女士同样表示:“平日里遛狗,既怕它咬伤别人,又怕它被别人欺负。有了《条例》后,我能明确地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不仅是在保护自己,也是在保护别人。”

她告诉记者,希望相关部门在对养犬人士做好规范的同时,也能进一步畅通流程,如更加便捷地办理电子犬证等,让“纸上的条例”落到实处。

《条例》虽已施行,但仍有一些养犬人对此并不了解。

“平时经常在公园、广场看到遛狗不牵绳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大型犬看着很吓人,万一被咬到不得了。”市民陈先生表示,除了依托养犬人自身的素质外,还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加强监管和处罚,让更多养犬人士了解《条例》,管理好自家爱犬,做到文明养犬。

同时,贵阳市不少物业也根据《条例》细化了小区管理工作。

首开紫郡小区采取大力宣传、建立台账、内部做好应急预案三大举措,通过日常的物业服务及各种宣传工作收集小区内养犬信息,建立台账并存档。

“台账内容包括养犬人身份、住址、联系方式,狗儿的品种颜色、是否有免疫证明等,每半年联络登记犬主更新一次信息。同时,我们还有应急预案,并不定期举办培训学习。”小区物管负责人说。

在朝庭四季花园小区,除了日常加强与居民委员会的联络沟通,定期上门对养犬家庭进行台账登记,多形式向广大业主普及如何正规养犬、文明养犬外,还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辖区各小区楼道、园区道路、公共活动区域等展开巡查,及时制止不文明养犬行为。

“治理不文明养犬,既需要相关法规的落实和执行,更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养犬的氛围和风气,让养犬人士在享受爱犬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加强犬只约束和管理。”不少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如今城市养犬群体日益庞大,相信《条例》的实施,能让文明养犬深入人心,也让社区治理更有规可循,促进小区氛围更加和谐融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