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重“协调”方式推进政府数据“聚通用”

“互联网+政务”工作的实施必须谋定而后动,须明确做什么,谁来做,分清主次和先后顺序。通过系统协调的部署,方能既达到目标、解决问题,同时又能体现策略,降低工作难度,降低变革成本。作为电子政务云云长单位的省政府办公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大数据和“互联网+”的系列部署,以提升行政效能、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为目标,基于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全力打造电子政务云工程,主要围绕政务大数据的聚、通、用,统筹开展行政办公、公共服务等应用工作。

强基础,先建平台。重点打造中国.贵州政府门户网站云平台,包括站群平台、统一数据交换平台和政务应用三个子系统,前两个平台分别解决数据的“集聚”和“融通”,第三个平台解决数据“应用”,要实现政府数据的“聚通用”,必须协调推进。

调结构,突出运用。围绕提升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改造优化原有政务办事流程,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公厅原有非涉密电子公文收发渠道共有三种,分别是省电子政务网公文处理和事务办理系统、书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原三级协同,由于渠道较多,造成各单位公文收发员需在多个系统查收文件,既增加了大家的工作量,影响工作效率,又容易造成文件漏签收、迟签收。为此,结构调整中必须突出“互联网+政务”理念,以加快实现全覆盖、全联通、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五全服务”为目标,通过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技术,对政府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进行创新优化和集成整合,实现政务应用搜索百度化、办事淘宝化、协作腾讯化,着力打造开放型、智慧型、众筹众建型的电子政务云工程,为实施全省政务大数据战略行动打基础、强支撑。

建制度,加强保障。“互联网+政务”的推广,涉及到思维的转变,工作习惯的改变,还涉及到利益的调整。这些改变都是围绕着提高政府绩效产出设计,其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人。要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采取一些激励的办法,从正向激励和反向激励两方面制订规则来保障工作的推广。此外,还要考虑人的能力的提升,要围绕新目标,工作的新内容、新方式实施业务技能培训。最后,还要考虑技术支撑和保障,要组建专业队伍对“互联网+政务”推广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设备故障等问题提供技术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