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 建
一年来,毕节市委针对后进村班子不齐、战斗力不强、矛盾纠纷突出等原因,大力实施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程,精准识别190个后进村党组织,“一村一策”进行整顿,落实整顿措施709条,后进村党组织全部实现华丽转身。
经 济
一年来,毕节找准农业与大数据结合着力点,围绕“互联网+农业生产”、“互联网+农业管理”、“互联网+农业经营”、“互联网+农业服务”的建设目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现代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大数据、智能分析、分析预警、协同办公等运用在产前预测指导、产中过程管理、产后电商营销以及政府辅助决策中的应用,重点建设“种得好”、“卖得好”、“管得好”、“服务好”四大服务系统,截至2017年11月,“乌蒙山宝·毕节珍好”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
扶贫
一年来,毕节市狠抓农业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夯实、生态环境绿色、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五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人口控量提质“六项行动”,破解“怎么扶”的问题。建成省、市、县级农业产业园区80个,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7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012个。筹资20多亿元实施1684万平方米院坝和4.4万公里农村连户路硬化工程。
生态
毕节市树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发展赫章、威宁的核桃,七星关、大方、黔西和金海湖新区的刺梨,黔西、大方的皂角和石榴,威宁苹果、油茶,总溪河及六冲河流域的樱桃,赤水河流域的柑橘等特色经果林板块。2017年累计发展林下经济150万亩,实现产值32亿元。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累计接待游客944.2万人次,森林旅游收入65.9亿元。林业产值预计达250亿元。
文化
2017年,毕节市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文化市场经营项目,“六个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推进实施,7个文化产业园区推进建设,以乌蒙演艺、广播影视传媒、报业传媒、网络传媒四大集团公司为龙头的一批文化产业公司发展走上正轨,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法治
2017年,毕节狠抓“法治毕节”建设,开展法制宣传、法治信息、法治文艺、法治服务“四进农家”活动。纳雍县的农民讲师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法律法规宣传;黔西县在各村(社区)巡回播放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微电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