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解放思想、冲破藩篱、破旧立新的过程。
充分利用国家和省赋予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倾斜,贵安新区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把“四个有利于”作为改革导航标,勇当改革“试验田”和“排头兵”,聚焦开发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实施一批有特色、出亮点、可操作性、关键性的改革事项。
目前75项改革工作事项已完成68项,剩余7项正在有序推进中,贵安新区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将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奋力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亮点频出
“现在在贵安办事越来越方便了,我们企业落户也越来越便捷了。”贵州五爪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潘克英竖起大拇指。
2017年5月,新区行政审批局“六个一”服务新模式获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肯定,这是对新区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给予的支持与鼓励。
作为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地区,近年来,新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积极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思维,在着力提高“线下”实体政务大厅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持续完善“线上”服务平台功能,加快实现“网上办事”,强化审批过程监管,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审批服务新模式,让行政审批运行更加公开阳光,着力扩大“放管服”改革成效,全力提升新区审批效率,为办事群众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办事新体验。
“六个一”服务新模式即行政审批“一章审批、一网审管、一单规范”和政务服务“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双轮驱动改革新模式。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85%以上,不仅解决了审批多、办证慢等问题,还促进了营商环境更加透明化、规范化,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朱麟介绍,在改革工作中,行政审批局率先探索“一章一网一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新路,推出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改革硬招实招,全面提升新区审批效率,实现由“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路”,有效解决审批多、办证慢等市场主体普遍诟病的难题,同时大大促进了新区营商环境透明化、规范化。
截至2017年底,新区行政许可已精简到92项,审批集中率达95%,审批提速80%,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已受理业务440465件,其中网上办理业务39457件,办事平均等候时间从过去的30分钟缩短至5分钟,满意率提升至99.5%。
绿色金融改革成效初显
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贵州、浙江、江西、广东、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国务院决定在贵安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贵安新区成为全国首批也是西南地区唯一一个获准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国家级试验区,这也成为贵安新区第十块“金字招牌”。
2017年以来,新区不断理清思路、丰富载体、搭建平台,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调结构、转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绿色金融引导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积累经验。
新区首先瞄准解决发展载体的问题。
为此,新区还积极筹备建设绿色金融港,主要布局在城市核心区,这里将成为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融资枢纽。集中大量金融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新区将绿色金融港建设成为一个设施先进、机构集中、服务完善、环境优良、特色鲜明,具有辐射效应的绿色金融中心、社会财富管理中心和绿色金融产业新高地。
不仅如此,新区积极整合引进资源,坚持边谋划、边探索、边发展、边建设的原则,邀请各类金融机构到贵安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争取吸纳入驻传统银行业、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近百家,其中总部级或区域性总部级机构不低于10家,入驻或新设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近百家。丰富金融要素市场,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取得实效。
目前,新区先后与38家金融机构对接,已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贵州银行等22家金融机构明确了入驻新区绿色金融港的意向。
下一步,新区将通过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立多层次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多层级的金融支撑服务体系和高效灵活的金融市场运作机制,逐步形成辐射面广、影响力强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进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金融创新协调发展。
探索市场化实体化改革贵安经验
2017年12月29日,贵州省首台纯电动商务客车下线交车活动在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举行,这标志着贵州长江纯电动汽车项目纯电动商务客车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
同一天,贵安新区首批共享汽车——摩拜共享汽车上线仪式在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举行。
这是新区向市场化、实体化转型的成果,也是新区推进深化改革的有力举措。
2017年3月以来,新区制定《贵安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1+5”改革方案》以及财务管理改革、风控体系改革、薪酬体制改革、人力资源工作改革、投融资改革5个配套改革方案,并确立了总体工作、人事工作、薪酬工作、风控工作、投融资改革工作和财务工作六大年度战略转型工作,调整部门职能,实施流程再造,细分44项改革措施,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积极推进公司市场化、实体化,新区在业务形态、运营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探索改革,由平台公司向市场主体转变、融资建设向投资实体转变、生产管理向资本管控转变,打造以资本管控为核心的大型综合集团公司。
目前,开投公司融资已突破1300亿元,资产总额近2500亿元,净资产达1200亿元以上。
新区还将“学”作为公司改革构建立体保障,确保转型成效的关键词。
2017年以来,围绕“总体战略规划、人事改革、薪酬改革、风控改革”四大改革重点,新区借助外部资源,邀请知名机构开展宣传贯彻和专项培训,加强公司各级干部职工对转型改革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凝聚转型信念,开展素质提升大课堂系列培训活动,提升公司员工整体业务素养。
截至2017年底,开投公司举办的素质提升大课堂开讲10余次,参训人员近3000人。
下一步,新区还将继续坚持转型升级,在确保按期完成转型改革任务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明确要求,感恩奋进,继续推进改革措施,推动业务数量,有力有序推进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转型稳步落地,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公司市场化、实体化改革创造出可借鉴、可复制的贵安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