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2035年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在刚刚闭幕的贵州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贵州省政协委员、致公党贵州省委副主委、省体育局一级调研员王园园,在谈及“贵州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目标任务”自信满满地说。
贵州省政协委员、致公党贵州省委副主委、省体育局一级调研员王园园
近年来,贵州以体旅融合为引领,以自然生态、文化脉络、市场圈层、交通体系、产业布局为因子,全面推进资源要素跨区域整合,整体构建“一核、六带、多点”的体育旅游发展新格局。
那么,贵州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重点项目有哪些呢?
“将高标准打造“10大山地体育旅游聚集区”,高品质建设“30+N”山地体育旅游示范项目,构建“25+100”的山地体育旅游赛事体系。”王园园表示,此外,还将重点发展“3+5+1”的体育旅游运动类别,各市(州)县在总体规划中找准定位,形成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整体效应。
而对于如何完成总体规划目标任务,王园园表示,未来,贵州将设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和体育产业发展基金,形成政府、部门、市场联动格局,盘活存量资产、拓展增量资源、打造品牌赛事、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体育康养。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推进体育健身产业市场化发展’,使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增长点纳入产业发展整体布局中。”王园园告诉记者,在预算编制产业引导资金的同时,设立体育产业发展基金,同时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政策,健全市场支持和引导机制,激发体育消费热情和市场活力,鼓励社会资金和资本投入并推动体育旅游事业发展。
而在体育产业方面,将着力做厚做优体育产业政策;着力指导市州县抓好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着力培育打造自主IP赛事;着力培育体育旅游市场主体。
“在整体发展上,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成立省级层面、市州层面、县区层面的横、纵向联动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综合协调、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要政策和发展问题。”王园园表示,按照规划,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事接着一事抓,最终形成全省齐抓共管“一盘棋”的良好局面,不折不扣完成规划任务目标,以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为终极目标。(记者 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