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瑞高速公路遵义至毕节段赫章大桥全长1073.5米,最高墩11号墩为195米,是同类型桥梁中的世界第一高桥墩。 张祥兵 摄(贵景网发)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航站楼。耿诚 摄(贵景网发)
截至2019年11月
贵州累计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120.94亿元,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1200.4亿元
贵州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690公里,预计年底总里程将突破7000公里大关
贵州通航里程达3780公里,位居14个非水网省(市)第一
贵州今年已新改建农村公路7400公里,总量保持全国前列
全省铁路里程达到约3770公里,其中高铁约1400公里
制图:查雨施
提要
青山依旧在,天堑变通途。近年来,贵州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客运、“组组通”硬化路,加上“市市通”民航、“市市通”高铁的深入推进,贵州作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不断凸显,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通道,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2019年,贵州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继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19年1至11月,贵州累计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120.94亿元,占年度目标1200亿元的93.4%,投资总额继续位列全国第一方阵;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1200.4亿元,连续6年实现投资总额超千亿元目标。
县、乡、村、组路网全面畅通
今年9月26日,横跨曹渡河峡谷的平塘特大桥成功合龙,332米的塔高,是世界最高混凝土桥塔,被誉为“最高、最美的天空之桥”。随着平塘特大桥合龙,平塘至罗甸高速公路最后的控制性工程被攻克,全线也将在今年12月底全线通车。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被绵延不绝的大山阻隔,交通一直被视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卫东说,贵州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把交通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来抓。
从2014年开始,贵州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每年都在千亿元以上,今年已是第六年。明年还要安排1100亿元左右,意味着贵州交通建设的投资将连续7年超过千亿元。
“从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客运到组组通硬化路,这几年贵州高速公路通道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发力。”高卫东说。
在高速公路建设上,今年以来,贵州先后建成三都至荔波、铜仁至怀化、乐理至冷水坪、三穗至施秉、三都至独山等数十个高速公路项目。截至2019年11月底,贵州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690公里,今年新增省际通道3条(省际通道达21条),预计年底将实现总里程突破7000公里大关。高速公路等快速通道的加快形成,缩短了贵州城乡与周边省区间的时空距离,更加凸现了贵州作为西部公路交通枢纽的战略位置。
在农村公路建设上,全省交通建设工作始终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以“组组通”为例,今年5月,贵州建成7.87万公里通组路,惠及沿线1200万老百姓,其中包括将近200万贫困人口。“组组通”建设项目成为老百姓反响最好、最受欢迎的民生实事建设项目。
此外,贵州加大县乡公路建设力度。今年11月,贵州首批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启动,总规模达到5000公里,全部集中在深度贫困县。同时,为了给县级政府“减负”,贵州对县乡公路投、融、建、养模式进行创新,所有项目均在不增加政府债务的情况下投入建设。
高卫东说:“贵州启动了县乡公路路面改造工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最需要改造的近3万公里县乡公路进行路面提升改善,形成从骨干路网到国省干道,再到县乡公路、通村通组路的全面畅通,真正为我省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综合交通体系支撑。”
条条致富大道铺筑幸福“黔”程
近日,雷山县丹江镇小固鲁村村民李伟一家准备去乌东村走亲戚。出门前,李伟通过“通村村”APP,包了一辆16座的车。中午时分,包车按时到李伟家门口。“以前出门坐车,要到县城的客运站。现在有了‘通村村’APP,很方便。”
“通村村”APP是贵州自主研发的出行服务平台,是全国首个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精准对接农村客货运需求和社会运输能力的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村级服务站点8600余个,初步形成了1个省级中心、9个市州、88个县、N个村级服务点的农村出行和物流网络格局。
近年来,贵州公路客货运输量增长迅速。截至2019年10月,贵州公路运输累计完成客运量7.02亿人次、旅客周转量399.03亿人公里,货运量8.2亿吨、货物周转量1023.72亿吨公里,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9.75%,较上月增长0.4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四位。
同时,伴随着贵州交通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也为许多大企业、投资商到贵州投资兴业增添了信心,目前贵州已引入微软、西门子、阿里巴巴、富士康、修正等一批大企业入驻。
交通助力旅游大发展。如今,贵州所有的5A级和主要的3A、4A级以上景区均可实现30分钟进入高速公路系统。贵州旅游业井喷式发展,2016年、2017年、2018年,贵州接待游客量分别为5.31亿人次、7.44亿人次、9.69亿人次,年分别增长41.2%、40.1%、30.2%。
交通助推精准脱贫。随着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和农村公路的加快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贵州贫困地区的交通结构,加快了全省脱贫攻坚步伐。建成一条路带动一大片地区发展繁荣,交通建设一次次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提升道路质量建人民满意的交通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贵州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贵州交通运输系统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初步目标是:力争完成公路、水路投资1100亿元左右,建成高速公路600公里、普通国省道55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6700公里,建成16个深度贫困县的约5000公里县乡道路面改善提升工程。为此,将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着力抓好项目储备。贵州将加快推进《贵州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和“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规划编制工作,提前启动国高网繁忙路段扩容工程和普通国省道、旅游公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继续争取国家资金政策支持,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规划盘子。
着力服务脱贫攻坚。贵州将全面加快公路水运在建项目进度,着力推进高速公路五年决战、普通国省道提等升级、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及“四好农村路”建设,优先组织实施16个深度贫困县、计划脱贫摘帽县、20个极贫乡镇的县乡公路改造,为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保障。
着力强化要素保障。贵州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地方多渠道筹资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的通力协作,争取尽早完成项目土地、林地、环评水保等手续办理;全力协调推进项目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征地拆迁等问题解决,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着力提升服务水平。贵州将扎实开展新时代“多彩贵州·最美高速”创建行动,切实提升路域环境质量和服务供给水平;优化完善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等政策,并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修订;扎实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着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提升交通运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