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9日,全球多国政要及国际组织、驻华使领馆、地方政府、企业和商协会代表,出席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发展问题,嘉宾们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贵州的实践”政党圆桌对话会、“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主题论坛、“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应对”主题论坛及多个活动中,充分感受了生态文明的贵州实践,充分分享了观点,表达了合作意愿,为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国际共识。
尼泊尔众议院副议长英迪拉·拉纳马嘉尔:借鉴贵州利用山地资源实现发展经验
“很开心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齐聚贵州,一起讨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这个论坛让我看到了这条道路上的希望。”
7月8日,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当天下午,尼泊尔众议院副议长英迪拉·拉纳马嘉尔出席了“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主题论坛并发表致辞。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她高度赞扬了本次论坛。
“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贵州一步步走到现在,并将全世界的人们汇聚起来,一同交流探讨。”拉纳说,贵州向前迈进的这一步,是全人类迈出的重要一步,尼泊尔和其他国家都要向贵州学习,不管是技术还是经验,对全世界大有裨益。
虽然是第一次到访贵州,但飞机还未落地时,拉纳就感受到了贵州与尼泊尔的相似之处,“我在飞机上看到了贵州的自然风光,非常漂亮,这里的山就像是尼泊尔的山。我相信这样的连结可以加深我们的友谊。”
和贵州一样,尼泊尔群山环绕,千峰万仞,但其发展也同样受限于山脉间的阻隔。了解到贵州的发展经验后,她深受启发,“我们一直在思考要怎么去建设尼泊尔,来到贵州之后,我意识到我们要向贵州学习如何更好地利用山地优势实现自身发展。”
去到民族村寨后,贵州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也让拉纳倍感亲切。“我看到了少数民族的美丽衣裙和服饰上的精致点缀,真的太美了。这里给了我家一样的感觉,让我很感动,我们有着相似的面孔,就像是一家人一样。”
最后,拉纳向贵州人民发出邀请,“希望你们也可以到尼泊尔来看看我们的群山,我相信贵州和尼泊尔之间的友谊就像高山一样屹立不倒。”
马来西亚人民公正党全国副主席、科技与创新部部长郑立慷:我们的合作前景广阔
“生态文明论坛是一个很棒的平台,让各国在此交流探讨环境解决方案,马来西亚将同各国一起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7月10日,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闭幕后,马来西亚人民公正党全国副主席、科技与创新部部长郑立慷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论坛的举办表示赞许。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此次论坛中,郑立慷印象最深的观点。他认为,生态环境挑战不是单一国家可以解决的问题,因此跨国合作非常重要。全球各方应努力转变增长模式,从依赖资源开发和造成环境退化的传统经济,转变为可持续和再生的新经济模式,将福祉置于GDP增长之上。
这是郑立慷第一次来到贵州,贵州的民族风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去了贵州的苗寨,这里生态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旅游形式非常吸引人。”他认为,马来西亚也是一个有多元文化特色的国家,贵州则提供了一个打造民族特色文旅的范本。
“马来西亚与贵州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他看来,马来西亚旅游业发达,贵州亦有“山地公园省”的美称,希望双方可以在民族特色旅游等方面加强合作,并希望两地之间开设更多直飞航班,加强双方交流。
郑立慷特别提到了贵州大数据战略行动。他到贵阳和黔东南参观了大数据展示中心,“如果有中国企业要来马来西亚设立大数据中心,我们非常欢迎。”他认为,中国提出东数西算,把贵州定位为一个数据中心,是非常有前瞻性的策略。
“马来西亚与贵州合作空间巨大、前景广阔。”郑立慷表示,愿借助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等平台,在已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在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旅游、新能源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塞尔希奥·卡夫雷拉:贵州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6月初我到贵州参加‘生态文明行’活动时,就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我很开心可以再次来到这里。”
7月8日,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当天下午,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塞尔希奥·卡夫雷拉出席“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主题论坛并发表致辞。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卡夫雷拉谈起自己与贵州的缘分,“两次来到贵州,在路上随处可见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应用,真正将可持续发展从理论变成了实践,这在全世界是一个典型模范。”
卡夫雷拉高度赞扬了论坛在凝聚共识方面的重要意义,“贵州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大家聚焦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等议题,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这对于人类的发展非常重要。”
活动期间,贵州省与哥伦比亚纳里尼奥省签署建立友好省关系意向书,从地方政府层面发挥作用,推动双方开展多领域务实合作,特别是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
“贵州省与纳里尼奥省有很多相似之处。贵州作为中国的生态文明试验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纳里尼奥也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次合作将会以贵州为起点,争取把哥伦比亚与中国更多省份联系在一起,在生态治理方面交流互鉴。”卡夫雷拉对双方友好关系的前景充满期待。
2023年是中国与哥伦比亚建交43周年,长期以来,中哥友谊不断巩固加深,携手共谋发展,共享成果,这也让卡夫雷拉感受颇深,“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中国的参与非常重要。中国在这方面承担了很多责任,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是全世界都应该学习的一个范本。”
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代总领事施博荣:携手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7月7日,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期间,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代总领事施博荣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同处一个地球村,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是我们共同的应尽之责。”
施博荣介绍,中英两国已在相关领域进行多方面务实合作。英国致力于与中国开展相关系列合作,推进第26届气候变化大会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所达成共识取得实质性成效。
自2009年以来,英国一直积极参与论坛,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和前副首相约翰·普雷斯科特等多位英方政要都曾出席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今年,施博荣出席了“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主题论坛并发表致辞,与世界各国与会嘉宾共商绿色低碳发展之策。“我们在主题论坛上呼吁所有人一起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大家应该携手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施博荣认为,这不仅是政府需要做的事,也是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需要关注的话题。
“听说梵净山将建设成为国家公园。基于中国现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以及国家公园体系,我们与英国国家公园进行了沟通,希望可以和梵净山在国家公园建设方面开展合作。”施博荣说。
此外,施博荣介绍,目前宁波诺丁汉大学、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及第一太平戴维斯正与贵州相关方面进行协商洽谈,力争通过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推动与贵州的合作走向深入。
向世界展示中国与南非 生态文明建设的解决方案
“希望进一步巩固中国与南非两国的友谊。”
“生态文明建设是大家共同的目标,每个人都要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必须要把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所有想法转换成行动。”
…………
7月7日,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期间,南非共青团全职全国委员、国际关系与团结部负责人米奇娅·蒙乔,南非国大青联、国家关系委员会成员恩拉卡尼普·马洛,南非共青团全国委员扬加·松希克瓦3位南非代表团成员各抒己见,纷纷表示希望中国与南非在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方面强化交流合作,携手向世界展示中国与南非生态文明建设的解决方案。
米奇娅·蒙乔:延续双方在教育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
开窗见绿、空气清新的良好生态环境,让第一次来贵州的米奇娅·蒙乔流连忘返。
“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够有机会来到中国、来到贵州,参加这样的一次盛会。”米奇娅·蒙乔来自南非偏远的乡村,能够走出自己的国家,看一看外面世界的样子,一直是她最期盼的事。
论坛期间,米奇娅·蒙乔在六盘水体验了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见证了美丽中国的建设成效。“我的亲眼所见,与西方媒体报道的中国完全不同。这里的人们爱护环境,良好环境也滋养着这里的人们。”米奇娅·蒙乔感叹。
米奇娅·蒙乔表示,人人都希望能够看到一个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到来,但改变不会从天而降。希望南非与中国加强在教育和文化交流领域的务实合作,并一直延续下去。
恩拉卡尼普·马洛:为世界提供生态环境保护的解决方案
参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贵州的实践”政党圆桌对话会后,恩拉卡尼普·马洛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并进”这一观点印象深刻。
恩拉卡尼普·马洛表示,贵州群山环绕、水波荡漾、绿树成荫,不仅强调经济发展,也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经济和生态之间的“双平衡”。
“这些成效都是源于中国对贵州发展给予了高度的支持。”恩拉卡尼普·马洛认为,非洲领导人应该将所思所想转化为实际行动,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与中国携手不断向前推进,为世界提供生态环境保护的解决方案。
扬加·松希克瓦:把知识带回南非 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非常实用!非常具有可持续性!非常鼓舞人心!”扬加·松希克瓦用三个感叹句,向记者分享了对贵州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感受。
扬加·松希克瓦表示,中国在绿色发展和绿色技术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南非可以根据自身国情来应用中国的解决方案。
“以南非当地煤矿产业发展为例,我们从这次论坛上学到了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技术。我会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南非,让我的国家在开发煤炭资源的背景下,同时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扬加·松希克瓦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扬加·松希克瓦表示,保护生态环境是大家的共同责任与义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行动起来、团结起来,制定一个明确的路径规划,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现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