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近年来,贵州省性教育相关课程开展尚不深入全面,还是存在亲子沟通时有“谈性色变”的情况,想要问问代表委员,对于青少年性教育的全面深入开展有何建议?

省政协委员、遵义市新蒲新区礼仪小学校长刘轶:
我认为,针对青少年开展全面充分的适龄性教育非常重要,这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其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目前来说,主要问题涉及部分学校未实质性开展性教育、家庭开展性教育力度不够、性教育的普及力度有待提高三个方面。
具体来说,义务教育阶段,贵州省中小学课程中设置有部分性教育内容,但是存在没有专业教师授课、内容简单零星、容易被其他学科占用等实际情况;家庭性教育中,不少家长还是存在难以启齿的情况,对于如何取证维权、心理辅导存在不足,特别是对男孩也可能受到不法侵害的意识不足、特殊家庭的性教育环节缺失上尤为突出;针对国家已经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教育司法、卫健妇联等部门针对性教育宣传普及上,存在普法形式较为单一、力度广度不够、针对性不强等具体问题。

刘轶(左)询问留守、学困儿童假期生活情况
我建议,落实部门责任方面,在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针对青少年性教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省级层面尽快出台专向指导意见或具体方案,进一步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强化政府购买服务进校园,持续建立健全青少年性教育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形成青少年性教育综合保护体系。
扩充宣传措施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倡导全社会重视关注青少年性教育缺失可能带来的问题及隐患,同时在保护青少年隐私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专业权威的动画课程、漫画型典型案例宣教等实际措施,加大宣教频次力度,从而做到全面深入开展青少年性教育。
紧密合作强化认识方面,鉴于贵州省中小学目前还没有专业性教育课程及专属教材,贵州省各级部门应加大社会力量的引入,不断壮大专业志愿者队伍,并组织培训考核一批专业志愿者讲师,并完善奖励考核制度;教育部门应结合实际尽快将青少年性教育课程纳入校园考核范畴,严禁其他学科占用挪用相关课程,每学期至少普及一次专业全面的青少年性教育课程;青少年性教育可以纳入家庭教育必修课,建议由省妇联、省家庭教育学会牵头,依托社会机构培训考核的专业志愿者讲师,逐步组织推进各类场景下的青少年性教育宣讲,指导家长结合性别、年龄等特点开展针对性教育,不断提升家长开展性教育的沟通、指导能力,从而更好地履行监护责任,筑牢家庭性教育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