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两会声音
建议提案点击|邓笑代表:发展山桐子产业 牢牢端稳“油瓶子”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计、省之大计,牢牢端稳“油瓶子”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保障我省粮油安全,近日,省人大代表、黔西南州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邓笑向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山桐子产业的建议》。

“目前我国大豆油仍依赖进口,发展适宜的油料作物产业迫在眉睫。山桐子耐寒、耐旱,还具备观赏性,是一种较理想的食用木本油料。”据邓笑代表介绍,山桐子是我国十大木本油料作物中适宜栽种地区最广、单位面积产油量较高、油质较好的木本树种。我省是山桐子的适生区、优生区,在黔南、六盘水、黔西南等地均分布有大量野生山桐子,六盘水市水城区还获得了“中国野生山桐子之乡”的称号。

过去一年,邓笑代表分别前往贵阳市、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和考察,发现由于部分地方重视程度不够,配套政策不完善,财力、用地等保障不足,导致山桐子产业建设推进缓慢。

“要推动山桐子产业发展,只依靠林业系统难度很大。”邓笑代表认为,只有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财政、发改、林业、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利、科技等部门共同发力,形成全省一盘棋的局面,才能推动我省山桐子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保障我省粮油安全,邓笑代表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山桐子产业发展:要加强山桐子产业发展,强化组织领导。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各地优势,明确年度发展目标,加强考核评价,确保产业建设任务落地。

要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齐心协力推进山桐子产业发展。围绕加强种苗建设,开展优树种子收储,建设山桐子采种林。围绕财政资金支持,对新造山桐子产业基地实行“先建后补”政策,引导广大群众种植山桐子。将山桐子油纳入粮油储备,将山桐子产业纳入政策性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全力保障山桐子产业发展。

要加强用地保障。发动广大农户结合乡村绿化工程,利用“四旁”地种植山桐子。支持各地在茶园、刺梨园等基地间作山桐子。将山桐子作为森林防火隔离带、电力走廊林带的首选树种,同时将符合条件的地方公益林调整种植山桐子,多渠道保障山桐子产业的用地需求。

要推进山桐子炼油作坊建设。支持企业或合作社在山桐子主产区以乡镇为单位建设年产10-50吨左右炼油作坊。

要培育引进山桐子产业发展技术人才。在贵阳学院及市州职院开设山桐子特色产业专业,有序储备山桐子产业发展人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