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茶产业示范种植基地。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镇和放珠镇交界,有一个国家4A级景区,森林覆盖率超过90%,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2.8℃左右,空气清新,生态极佳——拱拢坪国家森林公园,它也是七星关区杨家湾茶产业示范种植基地的核心区域。
5月9日,2018年贵州省第一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第七组观摩人员走进杨家湾茶产业示范种植基地。据基地负责人介绍,这里土壤偏酸性,适宜茶树生长,产出茶叶富含维生素,香浓耐泡、质高味美。基地主要打造高山生态有机茶,与常规茶叶错开,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好生态出好茶,七星关区将茶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发展方向。
基地借鉴“塘约”发展模式,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由国有平台公司主导投资建设,村社一体合作社参与管理,建立与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国有公司盈利后将利润部分给予贫困户分红,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劳务或返租运营等方式获得利益。
目前,基地完成土地流转4451.38亩,完成茶叶种植4055亩,带动农户1313户,其中贫困户224户789人。

茶树苗种植基地。
据测算,按照茶叶种植完整工序,每亩支付劳务工资1800元,当年可为本地群众增加收入900万元。茶园建成后,按每亩茶园解决一个劳动力就业,可解决5000人就近就业,按每人每月3000元、每年有效务工三个月计算,每年可为群众创收5000万元以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找准当地的特色和优势,这里生态良好,发展茶产业有天然优势,可以真正做到‘绿色青山’换‘金山银山’,这样的好经验,我们也要借鉴回去,更好地推进产业革命的‘春风行动’。”观摩组成员、黔西南州贞丰县县长郑梦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