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代表委员请上车|龙佑铭委员:非遗传承与发展需要更多力量加入

2025年贵州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贵州文艺人才培训交流中心主任,原贵州省非遗中心(馆)主任龙佑铭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与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龙佑铭委员

龙佑铭委员首先强调了非遗普查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贵州这一非遗资源大省。他指出,自2005年首次非遗普查以来,虽然已有一定的成果,但鉴于非遗的活态传承特性,其保护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因此,他提议加快第二次非遗普查的步伐,以更全面、精准地掌握贵州非遗资源的现状和非遗新发现,确保珍贵文化得以延续。

施秉县舞水云台非遗工坊内,龙佑铭悉心指导苗绣绣娘探索创新。

在谈及非遗传承问题时,龙佑铭表示,传统的家族、家庭或村落传承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非遗保护的需求。随着国家对非遗保护的高度重视,一系列保护模式如立法保护、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等应运而生,这是中国对全人类文化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贡献。

龙佑铭指导研培院校青年学生为村超做文创产品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龙佑铭还着重介绍了我国在非遗保护方面的创新举措——研培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培训,让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后代、传统文化热爱者以及高校学生等群体参与到非遗传习中来,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并已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众多新生代传承人和传承群体的涌现,充分展示了研培计划在推动非遗传承与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现场,龙佑铭调研青年研培展示展销作品。

龙佑铭的提案和建议,不仅体现了贵州在非遗保护方面的决心和行动,也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他表示,非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纽带。只有不断加强非遗保护与研究工作,才能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利用与传承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