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2023年01月16日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专题首页 > 一线风采

“90后”夫妻携手“疫”往无前

胡廷是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从事临床检验的医务人员,9月19日是他来到织金方舱核酸实验室工作的第14天。

9月6日,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要派出医疗队驰援织金县,得知消息的胡廷毫不犹豫地奔赴“疫”线,当天下午抵达织金县平远古镇方舱实验室,简单休整后当晚8点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胡廷所在1号方舱实验室实行“两班倒”工作制,上12小时休12小时,有医疗检测人员16人,每班8人每天要检测8000多个核酸标本,有时候甚至达上万个。胡廷每天从晚上8点穿好防护服进入核酸检测方舱实验室开始,到第二天接班人员来后才能出来。在此期间,他们必须要保证仪器不停,快速出结果,确保当天采样日清。

“我们进去的10多个小时,不能喝水、吃东西,甚至还要憋住大小便,所以在进实验室之前我们都会尽量少吃、吃干的,喝水都是喝一小口,怕进去憋不住。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面屏等全部穿戴后不透气,两个小时衣服裤子就汗湿了,长时间一个操作动作,手脚也开始发麻。但要战胜疫情,就要坚持,提高检测效率。”胡廷说。

胡廷的妻子张雪梅是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护士。9月15日下午,张雪梅把家里老人和孩子安顿好后,和同事们一道去支援毕节方舱医院。

“工作总得有人去做,人人都不去做,就无法形成强大的防控力量。”这是张雪梅和丈夫胡廷互相鼓励的话语。

得知妻子也在抗疫一线时,胡廷心里五味杂陈,因为他“在医院睡就不回家了”的谎言被拆穿了。

原来,胡廷这次来支援织金并没让父母知道。现在妻子也前往抗疫一线,没有办法再瞒住,才告诉了父母实情。

“我和爱人都是‘90后’,面对高强度的工作、感染的风险、亲人的思念,我们有疲惫也有牵挂,但责任心和使命感让我们勇敢,也激励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我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抗疫,就一定会战胜疫情。”胡廷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