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新商圈让生活更加便利、老旧小区换上崭新容颜、路网交织勾勒全新城市版图……走在绥阳县的大街小巷,市民总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生活的城市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近年来,绥阳县委、县政府秉持“控东扩西、拓南联北、东西贯通、产城融合”的思路,全力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加快与遵义主城区互联互通的步伐。
2024年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已化作眼前焕然一新的景象。诗乡中学至消防大队的市政道路宽阔平坦,车辆有序穿梭其中;解放中路平战结合地下人防工程已全面竣工;绥阳至遵义机场的永山坎隧道全面开通。城市的另一边,杂乱蓝天农贸市场,如今摊位布局合理,商品摆放整齐;新城区自产自销市场,为农户和小商贩提供了稳定的经营场所,交易秩序井然;魁星楼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的建设,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项目,共同构建起绥阳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群众生活变得更加方便、舒心、美好。
城市内外有“颜值”。道路宽敞,车辆停放规范,空中线网规划有序,外墙刷得干净整洁……城区老旧小区变了新模样,一时间,小区住户都觉得“陌生”。
“小区焕然一新,居民们都非常满意啊!”66岁的罗福刚大爷已在农机局家属院小区住了40多年了,看着小区里外换了新面貌,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为切实提高居民群众居住生活环境,2024年绥阳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分为四个标段,分别为北街社区、东街与南街、红五社区,以及西街和天台社区,共3000余户住户200多栋老旧房屋,改造总建筑面积达30余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扎实推进污水治理工程,系统解决和改善污水溢流、城市内涝、污水处理效能低等民生难题。2024年全县实施4个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新建改造雨水、污水二级主管网合计86.5公里,新建三级支管及入户管网合计107.3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14个乡镇污水管网建设,初步实现乡镇雨污分流,保护了乡镇水质环境。县城区主管网已全部贯通,初步实现城区雨水、污水分流,有效缓解了老城区范围内的城市内涝问题。
随着夜幕降临,绥阳新城区雅泉大道两侧小区热闹起来。烧烤、臭豆腐、铁板鱿鱼等特色小吃汇聚成一条美食街。这个曾经的城外郊区,如今已崛起为繁华的绥阳新城,多条道路纵横交错,新楼盘拔地而起,配套商业、住宅、酒店及幼儿园相继投入使用,处处洋溢着浓郁的烟火气。
为打造兴旺商业圈,该县积极培育壮大县域市场主体,不断提升商贸产业内生动力。目前,地下金街建成开业,汇源桥、河滨坊、欢乐城等街区提档升级,紫园城市商业综合体稳定运营,鑫港国际、璐源广场等商业街区消费环境不断优化。如今,绥阳正加速形成多元素融合的多元化消费市场。
清晨,绥阳城市公园热闹起来,市民们三五成群晨练,怡然自得。市民邓永强称赞道:“公园环境好,卫生绿化都很合理,大家都爱来。”
据了解,绥阳城市公园、天台山森林公园、雅泉公园等地,通过精细化管理,增添体育健身功能,拓展绿地休闲空间,“公园”的创新建设模式,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绥阳市民充分享受到更加健康愉悦的生活环境。
此外,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绥阳县还采取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等形式增绿添园,着重实施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打造宜居城市。截至目前,已建成绿化总面积809.4公顷,绿化覆盖面积855.98公顷,公园绿地面积223.87公顷,绿化覆盖率40.84%,绿地率38.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1.1平方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从市政道路的通畅到老旧小区的蝶变,从商业圈的繁荣到公园绿地的拓展,每一处变化都彰显着这座城市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
据了解,绥阳县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优化城市规划,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推动新型城镇化体系向纵深发展,加强与遵义主城区的深度融合,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抢占先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