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长安汽车,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这个中国民族汽车品牌领军企业,不仅拥有161年历史底蕴和39年造车积累,还是首个产销突破2000万辆的中国汽车品牌。

2017年,长安汽车发起“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正式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进发。

11月21日,贵州省党政代表团来到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学习考察。进入大厅,一句标语十分醒目:“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从静止到100公里/小时提速只需3.9秒,34颗智驾传感器让车自动越过前方障碍物,自动泊车堪比老司机……阿维塔11等系列自主品牌新品向代表们展现了长安汽车转型后的新变化。

这些“硬核科技”正是靠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得以实现。该中心总投资43亿元,拥有设计、试验、管理等七大功能,仿真分析、被动安全等12大领域,混合动力、空调系统、非金属材料等180个实验室,以及运用云技术打造的全球领先数据中心。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品牌在向世界汽车产业学习。如今我们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具有绝对优势。”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介绍,公司每年会把销售收入的5%左右投入到研发中,目前已构建起“六国十地”的全球研发布局,研发实力7届14年由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为行业第一。

如今,长安汽车共有16个技术开发中心,17家科技公司,具备整车、发动机等完全自主开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1500余项,拥有中国汽车领域仅两家之一的“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是中国汽行业首家“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智能化、造型能力方面得以优化,近3年密集投放40款新品,产品综合竞争力逐步提升。

在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具备“三电系统”、整车试验等核心试验开发能力,电驱总成效率最高95%,掌握新能源领域核心技术400余项,打造EPA0、EPA1、CHN三大纯电全新专属平台,持续强化安全技术研究,构建iBC数字电池管家系统。

在智能化领域,长安汽车具备智能驾驶、智能交互、智能车控等十大专业试验领域,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56项,形成发明专利1546件,掌握智能化领域核心技术200余项,实现中国汽车品牌首家L4级自动驾驶在开放道路场景下的示范运营及中国首个L3级自动驾驶量产体验。

长安汽车的“华丽转身”,正是重庆主动走出“舒适圈”,抢占智能网联汽车新赛道的缩影。作为国内重要汽车生产、出口基地,去年8月,重庆市政府印发了《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到2030年,重庆将建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全球一流水平。

此外,在重庆着力打造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也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打造为万亿级的主导产业。多措并举之下,重庆现已拥有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链企业约200家,新动能正在助力重庆汽车产业加速飞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