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彩贵齐奋进,滇黔携手谱新篇。9月19日,贵州省党政代表团来到云南省曲靖经开区新能源电池产业园学习考察,代表们进展厅看成果、走车间看工艺,感受德方纳米发展的强劲脉动,听取曲靖市全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的经验做法。

从2019年2月首个建成投产的纳米磷酸铁锂生产基地,到今年3月底新签订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项目,短短4年多,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曲靖布局10期项目,计划投资额超200亿元,并将制造总部设在曲靖。
德方纳米为何落户曲靖,有哪些值得贵州借鉴的经验,与贵州有哪些合作可能?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任诚介绍,德方纳米是全国第一家将纳米技术应用到制备电池正极材料的企业,也是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产品纳米磷酸铁锂等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曲靖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曲靖经开区主要领导率招商团队先后7次赴深圳对接洽谈,加上公司董事长孔令涌是土生土长的曲靖人。经协商,我们的产能扩建基地最终选择了曲靖。”任诚说,正因为曲靖的全方位服务、全过程管控和全周期管理给了公司最强的“安全感”,投资可以说是毫无后顾之忧。
任诚表示,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和技术,独创的“自热蒸发液相合成技术”“非连续石墨烯包覆技术”“纳米化技术”“离子掺杂技术”等生产纳米磷酸铁锂,可以实现离子级均匀混合、配比精准可调、批次稳定性好、晶型结构更稳定、产品粒径均一可控等。

曲靖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工厂
抓住“风口”,勇立潮头。该公司现有纳米磷酸铁锂产能26.5万吨/年,磷酸锰铁锂产能11万吨/年,补锂剂产能5000吨/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年产2万吨补锂剂(一期)项目投产,弥补了国内外正极补锂剂市场空白,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从材料制造向全产业链拓展。
随着德方纳米重兵布局,磷酸盐系材料产能规模不断释放,宁德时代、远景能源、亿纬锂能、中科星城等行业龙头企业也纷至沓来。如今,曲靖已初步形成“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全产业链的新能源电池产业,成为全国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建成产能最大的城市。
在任诚看来,贵州是能源大省,磷矿、锰矿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磷化工产业基础优势明显,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此外,贵州还具有水火互济、多能互补的独特优势,风、光、水等新型能源得到了大力发展,能够满足新能源企业的绿色电力需求。

曲靖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产品
“总的来说,贵州的资源优势明显,产业链初具规模,德方纳米作为新能源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愿意为贵州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希望双方以本次学习考察为契机,未来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任诚说。
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贵州加快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为贵州在“风口”产业上“起舞”加持赋能。眼下,贵州正坚定不移推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做大做强,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任诚接受记者采访
任诚建议,一方面,贵州可以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打造电池、材料、回收利用等完善的产业链;另一方面,要持续挖掘贵州在矿产资源、电力能源等资源方面的优势,抢抓“储能”产业风口,完善扶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投资发展提供坚实的信心保障。
谈及下一步打算,任诚表示,新能源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公司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加大研发投入,努力降本增效,同时瞄准行业痛点,进行前瞻布局,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希望与贵州企业加强合作,做到优势互补,共同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