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危机是未来20年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水的短缺日益成为人和自然之间巨额“生态资源赤字”。水危机的性质不同于能源危机,能源短缺可以通过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得以缓解,水的区域性、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应对水危机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人类应对挑战、对付危机的各种行为中,制度的确立与改进最具有根本性,它的作用就在于节约成本,降低不确定性。而节水型社会建设最能够反映对治水模式转型的要求。节水型社会指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得到了极大提高,并贯穿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在政府、用水单位和公众的参与下,以完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律体系为保障,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工程等措施,结合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全社会的合理用水和高效益用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思路,其中“节水优先”是新时代治水思路之首,要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党的十九大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2019年,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联合发布《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发改环资规[2019]695号),成为指导全国开展节水工作的纲领性文件。2020年1月,水利部长鄂竟平全国水利工作会议讲话指出:“积极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节水优先”,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
贵州省坚持以“节水优先”的新时代治水思路为指导,紧扣“节水”二字做文章。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水利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于2019年12月12日联合印发了《贵州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确定了“总量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重点地区节水开源”和“科技创新引领”六大重点行动18项任务。为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贵州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经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同意,州水务局、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于2020年3月30日联合印发了《黔西南州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方案细化本州节水工作具体要求,明确了全州节水目标、工作任务及完成时限。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全州需水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公众节水意识比较薄弱,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开展节约用水规划编制,对于贯彻落实国家“节水优先”要求,进一步凸显水资源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地位,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黔西南州发展战略和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开展《黔西南州“十四五”节约用水规划》编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