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由贵州省委网信办主办的“多彩贵州新征程团结奋斗再出发”2023年第三季度优秀网络作品交流分享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举行。
第三季度,贵州省涌现了很多大流量、高质量的网络作品和火爆出圈的传播案例。有热闹非凡的路边音乐会、拼搏争先的竞技运动,也有热度不减的城市旅游、彰显发展力量的数字科技,还有闪着星光的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奉献岗位的“时代楷模”,透过镜头最真实的记录,展现了欣欣向荣的生产生活景象,网络正能量澎湃激昂。
会上,新华网贵州频道、贵州日报报刊社、多彩贵州网、贵州广播电视台、镇宁自治县融媒体中心、黔南日报社、贵州三枯科技有限公司、遵义市汇川区融媒体中心分别进行作品分享。主创人员通过讲述作品创作思路、分享传媒成果、碰撞思想火花、启迪创新思维。
其中,《今天,有这样一幅画……》《屯堡·家国六百年》《【农村生活可能有关】消失大半年,停更大半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爷爷的红色足迹》脱颖而出,被评为“最佳网络作品”。《〈软萌的硬知识之一起考个古〉考古科普系列漫画》《【大山里的“筑梦人”】刘秀祥:昔日追梦人今朝筑梦人》《穿越喀斯特的高铁H5》《大地的指纹》被评为“优秀网络作品”。
黔西南州委网信办推荐的《“山旅会”网络传播》、贵阳市委网信办推荐的《“路边音乐会”破圈》、毕节市委网信办推荐的《“奢香夫人”亚运会火爆出圈》获得网络传播经典案例。
破圈!网络传播经典案例精彩亮相
黔西南州委网信办网络传播科副科长黄松松:揭开黔西南与“山旅会”六届之缘
“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兴义举行,贵州黔西南以开放自信的姿态,构筑起全球山地旅游和户外运动合作交流的高端平台。”会上,黄松松向与会人员分享,山旅会的举行让贵州与世界接轨,构建起网络宣传体系,同步画好三大同心圆,解锁了互联网16亿的流量密码。
通过画好全媒体融合传播同心圆,实现了央媒省媒同步推宣,抖音微博同向发力,大V小V同频共振。
画好抓重点,精准谋划同心圆,紧扣文体理论和高品质生活主题,精心重点进行策划,突破难点,创新制作,打造亮点国际传播。
同时借船出海,借脉发声,协调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推出系列国际传播精品,充分展现了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和万峰成林处阳光黔西南的新形象。
贵阳市委网信办网络文明宣讲员万钰:贵阳路边音乐会“上分”之路
“诞生于草根的路边音乐会为什么能迅速的火爆出圈?”分享会上,万钰围绕此话题深刻阐述了路边音乐会的出圈史。
她谈到,路边音乐会的火爆离不开“四个一”。
坚持“一个初心”,路边音乐会始终坚持零门票、零舞台、零商业。永葆“一个c位”,始终将话筒交给群众,各式各样的歌手,各类的曲风都在这里碰撞出了一个多元的文化舞台。做好“一个爆点”,提前策划现场话题,实现偶然的捕捉,必然的积累。构建“一个矩阵”,通过官媒+自媒体+新媒体+志愿者+网友的传播格局,在这里人人都是推荐官,人人都能做代言人。
毕节市广播电视台文化产业部副主任龙啸:打造“奢香夫人”文化符号 推进毕节流量品牌建设
“助推话题持续火爆,借势发力引爆点,《奢香夫人》让我们获得了这波滔天的流量。”龙啸在会上提到,《奢香夫人》全网的原发信息达到了30亿条次,歌曲的播放量高达115亿。
实现流量的转化,打造奢香夫人文化符号。毕节是如何做到有亮点、有爆点、有记忆点?
她谈及,毕节通过因势利导蹭热点、借势发力引爆点,对毕节旅游、文化、美食进行宣推。引来流量之后,顺势而为推看点,通过“六个一”,一条旅游精品线路、一部彝族特色的宣传片、一场音乐会、一个体验员、一场驻景演出、一场彩虹活动,借助奢香夫人话题流量顺势做响做亮奢香夫人的文化品牌。
点赞!优秀作品分享彰显创意和实力
主创人员周远钢:典型报道作品要下足功夫
“刘秀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报道对象,报道想要出彩并不容易。”周远钢在分享会上说,《【大山里的“筑梦人”】刘秀祥:昔日追梦人今朝筑梦人》从策划、拍摄、剪辑上下足功夫,真实地向网友呈现了刘秀祥的感人事迹。
通过前期对接采访与沟通,作品选题典型,主要是选取刘秀祥“劝学”为视角,展现出他用实际行动从一个追梦人到筑梦人的奋斗历程。
稿件得到了新华社客户端、微博等媒体的采用,取得了多个百万级和数10万级的传播。
主创人员应腾:新闻报道要硬题材软着陆
“如何利用考古成果讲好贵州故事?我们的作品着重硬题材软着陆。”应腾介绍道,《<软萌的硬知识之一起考个古>考古科普系列漫画》用漫画展现贵州考古文化,漫画的形式不仅个性化强,时代感强,网民的参与感也很强。
其中作品主攻四个关键词:软萌的硬菜、夹带的干货、丝滑的漫谈、嚼精的大咖。
利用网言网语降低网民对硬知识的理解难度,从而轻松走进故事。同时增强用户体验,以下拉式调慢的方式,让剧情线索和幽默的对话交替出现,顺畅丝滑地展示各遗址的考古成果和故事。最后是打造人物个性标签,让网民通过人物的个性标签,记住贵州考古,认识考古大咖,进而感受贵州文化的底蕴。
主创人员黄师:要让短视频作品富有生命
“短视频在大浪淘沙中如何杀出重围?”分享会上,黄师认为,利用短视频讲好乡村振兴的故事,主要聚焦三点。
一是立意高于一切,以《大地的指纹》为例,作品立足贵州喀斯特地貌,将茶山拟人化为大地的指纹,同时绘就茶人精神,使其富有生命。其次要接地气,聚焦老百姓的笑脸,聚焦他们的丰收感和喜悦感,用本地话小切口的方式激发老百姓的情感共鸣。最后要使用网言网语的话语去讲故事,让短视频有料、有趣、有意义,实现行业新闻的社会化表达。
主创人员秦超:在H5上探索内容选题和互动性的空间
“H5在融媒体创新产品的形式上并不是很新的东西了,但是在内容的选题和互动上的创新还有很多可探索的空间。”分享会上,秦超以《穿越喀斯特的高铁H5》为例,讲述了作品背后的故事。
打开H5,一张首发车票首先切题。从贵阳北站出发,通过绘制每一站地标性的建筑剪影,让观众身临其境。其次通过跳动按钮还能实现互动效果,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
主创人员鲍阳:多维度解读贵州文化故事
“《屯堡·家国六百年》是以屯堡文化为主题,家国情怀为主线,包括云端对话,还有网红大咖说本土爆款等一些系列活动。”鲍阳介绍说,该作品历时一个月打造而成。
其作品具备了新颖度、深度、广度和热度。创新上,通过新思维和新思路对屯堡文化进行全新的制作,广度上联动50多家省内外媒体通过海外账号向全球进行刊发。深度上对屯堡文化进行多维度解读,热度上短视频端共观看量达到4000万人次,单场直播量观看量达到5000万人次,全网阅读量达到1.9亿。
主创人员张国丹:流量搭台,经济唱戏
“我以自己的经历拍摄返乡创业的故事,鼓励青少年返乡创业。”作为“新农人”,张国丹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回家拍摄短视频的创业故事。她说,为家乡宣推农特产品,是使命感在心中萌芽。
分享会上,她从返乡初心、找到方向肩负使命、确定目标全力以赴、初见成效展望未来四个方面讲述如何通过直播电商为乡村振兴赋能。体会到自媒体的流量价值后,她更加坚定了“流量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未来也将会用自己的力量去把家乡的好物好景带给大众。
主创人员朱东科:小切口讲故事,要有丰富的人物语言
“以丰收节为背景,以孩子视角做切入点,我们这个作品主要从三个方面说起。”分享会上,朱东科从视频结构、配音配乐、传播效果讲述了《今天,有这样一幅画……》作品的由来。
在视频结构上,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实地拍摄、动画虚拟抠图、素材的收集都为作品做了铺垫。在配音配乐里,保留了现场声,同时采用多重配音配乐,稻田、虫鸣蛙声都让作品更显诗情画意。最后在传播效果上,作品一经发出,便收获10万+流量。
主创人员胡作永:新闻作品要追求故事融合
“遵义红色故事很多,我们的作品主要运用红军歌谣、故事讲述、rap说唱的方式进行了故事的融合,每一个小视频都是一个小故事。”胡作永向大家分享《爷爷的红色足迹》时谈到,运用网言网语去讲好遵义红色故事是他们正在做的事。
他谈到,《爷爷的红色足迹》主要有四个创意。第一方面是历史与现实两条线的穿插,不只是讲红色历史故事,更重要的是讲好长征精神在当下的传承。第二综合运用了解说自述和宣讲进行结合,力求生动形象,将历史故事与精神传承展现鲜活。第三是用新媒体视角,突出网络传播效果切入点和心理现场感。第四是坚守底线,不搞娱乐化,避免喊口号说教式的宣传。
碰撞!现场专家点评精彩到位
“讲好人物故事是我们做好新闻宣传的一个看家本领。”贵州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王丹就《【大山里的“筑梦人”】刘秀祥:昔日追梦人今朝筑梦人》进行点评,她谈及在流程再造上,所有的媒体都还有探索的空间,特别提到路边音乐会和奢香夫人在流程控制上的作为。其次肯定了【大山里的“筑梦人”】作品的画面表现和对人物的刻画描写很到位。
“用年轻人接受程度比较高的漫画来呈现作品,我觉得很全面。”贵州日报报刊社副社长曹曦说,《<软萌的硬知识之一起考个古>考古科普系列漫画》把硬知识进行软表达,拉近和年轻人的距离,并且内容更聚焦,可看性更强。对宣传贵州的考古成就,展示贵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觉得《大地的指纹》这件作品很用心,关于茶的好作品要想持续的突破,难度很大。”遵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周成华点评道,该作品画面纯真,用小切口讲大文章,标题形式都打破了固有思维。
“《屯堡·家国六百年》以家国情怀作为策划点,真正把屯堡文化的‘魂’抓住了。”在点评《屯堡·家国六百年》作品时,多彩贵州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陈永堂用主题重大、寓意深刻、推广权威、制作精良,传播广泛表达了自己的五点感受。
“积极回应乡村振兴重大议题,而且讲述了返乡的年轻人进行创业的故事,非常感人。”点评《【农村生活可能有关】消失大半年,停更大半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作品时,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余艳青介绍道,该作品表现了年轻人对于家乡的热爱,还有对于创业的激情,很有带动性和感染力。但从作品来看,视频本身内容不够集中,存在内容不够具体,主题不够凝练的问题。
“满屏都是收获的喜悦和幸福,满屏都是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篇的贵州缩影。”在点评《今天,有这样一幅画……》时,安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刘珏从大主题小切口、大寓意小故事、大格局小技巧三个方面点赞了作品精良的制作、流畅的节奏和温暖的味道。
“有感染力,实践新颖。”黔南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委网信办主任韦祥华在点评《爷爷的红色足迹》时说,该作品源源不断地传承了贵州的红色文化。
发力!持续创新和提升网络传播工作
“今年三季度贵州无疑是精彩的,贵州网络传播无疑是出彩的,贵州网络传播领域奋战的每一位同志无疑是用心付出的,贵州网络传播领域奋战的每一位同志是无比欣慰的。”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省互联网行业党委书记刘冲说。
他说,优秀网络作品交流分享会举办了六次,每次都深受震撼,肉眼可见,贵州省网络传播工作水平在不断迈上新台阶。
特别是今年三季度,从暑期文旅网上宣传,到生态文明论坛、酒博会等,几乎每周都有重要会议活动。他表示,“贵州省网络主题策划有新意、叙事表达接地气、正能量传播流量高,树立了生机勃勃的发展形象,增强了发展信心,营造了良好网上舆论氛围,成绩值得肯定。”
“我们的媒体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特别是省级媒体要加强与中央媒体、其他省级媒体的联动,形成长期性、机制性的合作关系。”他指出,从区域发展战略和全省发展大局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更要扩大开放合作。希望大家把握机会、主动对接,策划开展一批跨省区、区域性宣传主题,通过合作和联动持续提升我省在全国的话语声量。
其次,要立足地方,深入基层,持续提升群众参与度。充分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立足当地、密切联系群众的传播优势,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群众的创造性激发出来,让网络传播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团结发动网络大V参与主题宣传是今后工作的重要方向。”他介绍,各级网信部门、网络媒体都要切实抓在手上,培养团结本土网红大V,联系邀请省外大V,与网络媒体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在主题宣传策划和网络传播中取长补短、融合创新、共同发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