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代表名称: 民盟贵州省委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加快制定贵州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175号
主办单位: 会办单位: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75号党派提案的答复
代表名称: 民盟贵州省委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加快制定贵州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175号
主办单位:
会办单位: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75号党派提案的答复

民盟贵州省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加快制定贵州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建议》(第175号党派提案)收悉。该提案是2015年省政协主席会议督办提案,由陈海峰副主席督办。经认真研究,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建设贵州高铁经济带,对于贵州承接产业转移、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后发赶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贵委在提案中提出的“注重规划研究、推进产业接轨、完善交通网络、做大做强旅游品牌”等建议,非常契合贵州高铁经济时代特征,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一、贵广高铁经济带建设情况

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正式投入运营,当日,我省即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贵阳召开了粤桂黔三省区建设高铁经济带工作座谈会,签署了《粤桂黔建设贵广高铁经济带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开启了贵广高铁经济带建设步伐。规划编制方面:三省区已联合开展并完成了贵广高铁经济带建设前期研究,目前正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制《贵广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贵广高铁经济带建设作为泛珠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正积极争取将其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产业合作方面:将建立大数据产业发展合作机制,以贵安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园区为平台,合作共建“大数据飞地产业园区”;建立粤桂黔能源资源开发合作机制,深入实施“西电东送”工程;合作推进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开展农产品相互认证;加快产业互补联动发展,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建配套的区域产业体系,推动一批引领性骨干企业到各方投资发展。完善交通网络方面:通过推进厦蓉高速桂林至三江(黔桂界)段、贵阳至南宁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新增支线机场航线航班,开发珠江—西江黄金水道和建设都柳江通道等,推动“铁、公、航、水”无缝衔接,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同时,我省还制定了《综合客运枢纽示范工程建设方案(2014—2015)》,引导、支持全省高速铁路沿线城市建设“公铁零距离换乘”综合客运枢纽,并通过完善公交线路、智能引导出租车、提高客运班次密度、合理调配旅游包车等措施,确保旅客便捷、安全换乘。旅游发展方面:我省已编制完成《贵州省高速交通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并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签署了《粤桂黔三省(区)旅游合作协议》,将共同打造广州—桂林—贵阳—昆明—曼谷世界级观光旅游线路,共建粤桂黔一体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实现客源互送、资源共享。同时,我省通过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打造旅游文化精品线路、加快“智慧旅游云”建设、开展高铁旅游精准营销等措施,全力促进高铁旅游经济迅速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三省区将加强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协作,合作建设一批现代职业学校,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加强科技项目和产学研合作,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我省正推进《贵州省人才开发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将制定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保障等一系列激励措施,为我省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为进一步推进《粤桂黔建设贵广高铁经济带合作框架协议》项目的实施,我省下发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落实<粤桂黔建设贵广高铁经济带合作框架协议>责任的通知》(黔府办函〔2015〕77号),对重点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任务完成措施、进度、时限等,确保各项目和事项落实到位,推动贵广高铁经济带有条不紊建设。

二、湘黔高铁经济带建设情况

2015年6月,沪昆高铁贵州东段正式开通运营,8月1日,贵州省政府和湖南省政府在怀化市签订了《关于建设湘黔高铁经济带合作框架协议》,湘黔两省将按照优势互补、先行先试的原则,在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将湘黔高铁经济带建设作为内陆省份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通道,作为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载体,作为深化两省交流合作、加快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重要平台。一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围绕贵阳—襄阳客专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铜仁至怀化高速公路建设、铜仁凤凰机场航线开发、清水江—沅水高等级航道建设等,构建以高铁为引领的综合交通网络。二是推动产业互补联动发展。将建立大数据产业发展合作机制,合作建设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锰系硅系新材料产业带、锰工业集聚区等一批特色鲜明的资源深加工产业带(集聚区、基地),共同推进武陵山区优质茶叶基地、黔东—湘西优质油茶产业带、特色中药材产业带等建设。三是合作共建无障碍旅游区。依托高铁沿线文化、生态、民俗等旅游资源,携手推进“大武陵山”文化旅游区、 阳河文化旅游区、清水江文化旅游区及长沙—韶山—怀化—镇远—凯里—贵阳—安顺、岳阳—常德—凤凰—铜仁—遵义—毕节、张家界—凤凰—铜仁—镇远—黎从榕等旅游精品线路。四是加强经贸交流合作。互相支持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湖南经济合作洽谈会暨湘商大会的举办,着力消除地方壁垒和地方保护,促进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五是深化能源领域合作。建立黔湘能源资源开发合作机制,深化电源点建设、电力输送、煤炭开发、能源通道建设合作,共同推进省际能源合作示范项目。六是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推进高铁沿线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联动实施石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矿区整治、跨界流域污染防治工程,建立生态环保联防联治机制,共同研究制定《黔湘环境联合执法实施方案》。七是共同推进武陵山区扶贫开发。推进黔东—湘西区域扶贫攻坚先行示范区建设,合力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重大专项建设。八是创新区域合作发展模式。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依托沪昆高铁的辐射带动,共同创建湘黔中西部区域合作示范区,建立贵安新区和湘江新区高层次合作交流机制。

下一步,我省将在全力快速推进贵广高铁经济带、湘黔高铁经济带建设的基础上,认真吸纳提案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就共同建设滇黔、渝黔、成贵等高铁经济带进行前期磋商、超前谋划和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与云南、重庆、四川等周边省(市)的合作,着力打造区域高铁经济带网络,形成沿海、沿边与内陆开放互为依托、相辅相成、东西协调发展的对外开放格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健康持续发展。

2015年8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