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代表名称: 致公党贵州省委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将贵州纳入“一带一路”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69号
主办单位: 会办单位: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69号党派提案的答复
代表名称: 致公党贵州省委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将贵州纳入“一带一路”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69号
主办单位:
会办单位: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69号党派提案的答复

致公党贵州省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将贵州纳入“一带一路”的建议》(第69号党派提案)收悉。该提案是2015年省政协主席会议督办提案,由王富玉主席督办。经认真研究,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带一路”倡议构想一经提出,我省即部署制定了贵州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方案,并安排相关领导和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等有关单位负责人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主动对接,努力争取国家将贵州纳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2014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明确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布局、重点任务和优先项目。其中,确定贵阳为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之一)向北延伸城市,提出贵阳要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加强在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我省将国家战略和贵州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已认真梳理贵州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项目和政策措施,研究起草了《贵州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按照“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原则,从交通区位、产业合作、生态建设、人文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定位、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责任单位等。目前,该《方案》已编制完成初稿,待进一步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后将予以印发。

关于提案中提出的“按通航1000吨级船舶标准建设龙滩水电站船闸”的问题。为推动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建设,2014年国家能源局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编制了《红水河龙滩水电站通航建筑物设计专题报告》(简称《设计报告》),提出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按照通航500吨级船舶标准进行建设,设计承船厢有效尺度为69×12×2.5米(长×宽×门槛水深,以下同),单向通航能力为197万吨/年。针对《设计报告》中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设计标准未达到国家内河标准要求和通航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省政府领导和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多次赴京就通航设施建设有关事宜进行汇报、协调和对接,省人民政府以黔府函〔2014〕226号、227号分别致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请求同意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按通航1000吨级船舶标准进行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均表示支持我省意见,国家能源局原则同意我省商建设业主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进一步优化龙滩水电站建设方案。2015年5月,省政府致函大唐集团公司,提出增加龙滩水电站承船厢有效尺度采用120×12×3米或65×12×3.3米两种比较方案。按上述两个优化方案建设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可使水电站通航能力实现翻番。下一步,省政府将继续协调国家相关部委,力争国家能源局同意按照通航1000吨级船舶标准批准建设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同时,请致公党贵州省委继续关注此项目进展情况,并积极通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渠道,向国家呼吁支持和采纳我省要求按通航1000吨级船舶标准建设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的意见。

关于“立项建设贵阳至百色快速铁路”的问题。为加快贵州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我省正积极争取国家规划建设贵阳—兴义—河口(云南)快速铁路。该线路北端连接拟建设的贵阳—襄阳高铁,南端连接泛亚铁路,可形成一条我国中东部地区连接东南亚地区的国际高速铁路运输大通道。经过多次汇报争取,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已初步同意将该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5—2030年)》和《“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下一步,我省将继续跟进国家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该项目列入相关规划,并力争2015年底前完成贵阳至兴义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为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奠定基础。同时,我省正加快推进黄桶—百色铁路项目前期工作,该项目建成后,向北通四川、重庆,向南联南昆铁路和百色至越南国际铁路,将成为西部地区出海路径最短和最便捷的运输通道。经对接,国家将在2015年底前完成该项目的规划方案论证工作,我省将努力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并早日开工建设。

2015年9月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