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代表名称: 班程农、蔡志君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缓解贵阳市交通拥堵的几点建议 建议编号: 第530号
主办单位: 贵阳市人民政府 会办单位: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 十一届四次会议第477号和第530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代表名称: 班程农、蔡志君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缓解贵阳市交通拥堵的几点建议
建议编号: 第530号
主办单位: 贵阳市人民政府
会办单位: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 十一届四次会议第477号和第530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蔡志君、姜刚杰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缓解贵阳市交通拥堵的几点建议》(第530号委员提案)和《关于加强贵阳市交通管理的建议》(第477号委员提案)收悉,这两件提案是2016年省政协主席会议督办提案,由班程农副主席督办。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贵阳市机动车辆剧增,尽管贵阳市政府采取了摇号上牌、尾号限行、外地车“开四停四”等措施,但由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滞后、道路通行能力严重不足和管理水平的不适应,贵阳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贵阳公共交通已进入“阵痛期”。为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不断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今年以来,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分别于2月15日、3月9日、7月12日三次主持召开贵阳市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专题会,提出了将按照“加强统筹、改革创新、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动态管理”原则和“当前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的要求,尽最大努力多措并举解决日益凸显的贵阳市交通问题。

一、关于加强统筹协调的问题。为理顺交通系统体制机制,提高交通管理水平,2015年12月,贵阳市整合人防、发改、规划、住建相关职能组建了市交通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贵阳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建设。同时,贵阳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市综合交通领导小组,负责研究综合交通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下一步,贵阳市将以机构改革为契机, 强化部门联动,建立“交委牵头、其他部门配合”的协同工作机制,合力推进治堵工作。

二、关于完善基础设施的问题。

一是加快轨道交通建设。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分别于2013年10月、2015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通过采取对控制节点上足人力物力、24小时作业制、倒边施工等措施加快建设进度。根据规划和项目进展情况,预计1号线金阳段可于2017年下半年实现试运行,1号线全线于2018年实现运营,2号线一期预计于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同时,已编制完成《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2)》,将原4条轨道线网拓展为9条。根据规划,贵阳市将在“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增开工建设一条轨道交通线路。

二是加快1.5环及BRT建设。贵阳市1.5环(南垭路、黔春大道、朝阳洞路)于2014年3月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底建成通车,1.5环BRT(快速公交)也将随之投入运行。

三是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根据《贵阳市城区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2015—2020),“十三五”期间将建设公共停车场160余处、停车泊位7万余个。2016年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8个1100个泊位。同时,贵阳市继发行60亿元停车场专项债券获批后,目前正积极争取再发行40亿元专项债券,解决停车场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

四是加快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建设。为完善中心城区人行过街系统,贵阳市已决定在大十字、大西门等车流人流密集路段修建地下通道,缓解人车矛盾。下一步,将根据实际需要,继续加强和有序推进行人过街设施的建设工作。同时,对主要交通路口的环岛和建设在主干道上的垃圾站等建筑设施,经综合评价其对交通的影响后,研究予以拆除或异地重建。

三、关于加强交通管理的问题。

一是加大综合执法力度。贵阳市成立了打击非法营运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实现在全市重点路段、校园周边和客运场所打击非法营运工作常态化。2015年,共查扣非法营运车辆4367辆,2016年1-5月已查扣非法营运车辆1539辆。同时,积极推动电动车综合整治和“禁摩”工作,2015年9月制定实施了《贵阳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正采取从严渐严、逐步推进方式,对摩托车、电动车实施上牌管理,控制和规范摩托车、电动车的行驶,在老城区核心区禁止非双A牌照摩托车通行,中华路、中山路等五条主干道禁止所有摩托车通行。

二是优化公交线路和停车站点。目前贵阳共有公交线路208条,配车2756台,能基本满足群众出行需要。但还存在线路重复系数大、分级不明确、线网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为此,贵阳市结合轨道交通、BRT的建设规划,正在编制《贵阳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总体规划》,将构建贵阳市公共交通线网“快、主、干、支、微”五级运营模式,降低线路重复系数和减少非直线系数,并通过调整或新辟公交港湾式车站,尽量避免因公交停靠导致交通拥堵。同时,推行公交车辆路权优先,在老城区富水路、文昌路等单行线上设置了公交专用道,在瑞金北路、黔灵山路等设置了公交优先道。

三是合理设置交通信号。贵阳市结合智慧交通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交通流信息进行分析,对路口渠划和信号配时不断进行优化,通过高点探头、路口监控、异常事件预警点等智能交通设备监控,并辅以民警值守疏导,最大限度提高路网利用率。同时,实现灯控路口、路段的主干道电子警察全覆盖,不断加大对车辆违法行为的控制力度。

四是坚决取缔占道经营。目前,贵阳市出台了《多彩贵州文明行动—贵阳市整脏治乱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制定了行业整治工作方案,按照“疏堵结合,规范管理,完善设施,方便车主”的原则,指导各辖区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对一环内道路两旁人行道上的经营行为进行严管严查,对占道停车、修车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大力整治和清理取缔。

五是加强智能系统建设。贵阳市围绕“交通云”平台构建,已建成18套信息化系统,基本实现交通运输行业全覆盖。下一步,将继续推进贵阳市交通运行监测和应急调度中心、贵阳市低碳交通运输信息指挥中心及贵阳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提高全市交通运输业应急调度、运行监管和科学决策能力,提高公众出行服务水平。

六是落实错时上下班(学)。目前,在筑省级单位、市级单位、中小学校之间的上下班(学)时间均不一致,这对缓解高峰期交通压力有一定效果。下一步,贵阳市将在摸清全市学校附近路段拥堵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错峰上下学制度进行合理调整,探索以大型学校为点、以片区为面的方式落实学生错峰上下学,完善各个片区内学校学生错峰上下学方案,并将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监督管理。

七是加强驾驶员教育。贵阳市运管等部门严格行业准入标准,注重加强常规培训教育,编写了《贵阳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培训教材》,2016年1—6月,共脱产培训违规违纪驾驶员3600余人次。下一步,将采取军训和理论培训相结合,将职业道德、文明服务、心理咨询、法律法规及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等作为培训内容,努力提高司乘人员综合素质。

贵阳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既需要着眼长远治本,也需要聚焦眼前治标。下一步,贵阳市将认真采纳提案提出的合理建议,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公共交通工作,让老百姓既少堵车又少堵心。一是着眼长远治本。进一步提高综合交通规划水平,围绕缓解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问题、让各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等重点,做好整体功能性规划及各专项规划;进一步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以大数据在交通领域的创新应用为重点,实现协同调度科学、运行监管到位;进一步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力度,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聚焦眼前治标。切实解决轨道交通、1.5环和BRT建设各项软硬件问题,既科学施工加快建设,又解决好接驳、换乘、绿化等问题,确保软硬件同步到位、早日建成;持续推进公交优化布局,以大数据技术手段为依托,以公交场站布局、公交线路优化等为重点,结合群众出行需求不断优化方案,确保布局更加科学合理;落实经梳理排查出的27个交通堵点治理工作责任制,对“一点一策”治堵措施实行精准调度;推进公交体制改革,规范网约车管理,推行定制巴士模式;加强宣传动员,让全民参与寻找交通“痛点”,为公共交通支招出力。

2016年8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