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代表名称: 杨宏远委员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加大扶持煤炭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145号
主办单位: 省能源局 会办单位: 省政府金融办 六盘水市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 省国土资源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145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代表名称: 杨宏远委员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加大扶持煤炭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145号
主办单位: 省能源局
会办单位: 省政府金融办 六盘水市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 省国土资源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145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杨宏远、王兴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扶持煤炭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建议》(第145号委员提案)、《关于支持贵州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第314号委员提案),被列为2017年省政协主席会议督办提案,由陈海峰副主席督办。提案紧扣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客观准确反映了当前我省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产能与产量不匹配、煤电联动机制不健全、煤炭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提出的建议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将认真吸收采纳,用于指导下一步工作。经认真研究,现结合省能源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国土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地税局、省政府金融办和六盘水市政府的办理意见,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具体答复如下:

一、关于深化改革促进煤炭企业做大做强的建议。近年来,我省坚持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相结合,深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培育释放先进产能,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发展。2017年,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意见》(黔府发〔2017〕9号),将通过开展淘汰落后产能三年攻坚行动、推进煤矿智能机械化改造、推进煤层气煤矸石矿井水综合利用等,加快形成现代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目前,全省已形成煤矿主体企业集团118家,其中千万吨级大型企业2家,500—1000万吨级企业3家,300—500万吨级企业19家。2016年,我省煤炭行业工业增加值675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7%,占全省生产总值5.7%。下一步,我省将按照力争单一主体企业集团生产规模300万吨/年标准,鼓励118家煤矿主体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再兼并、再重组,努力做大做强,提高其对产能的控制能力和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

二、关于精准调度充分释放可用产能的建议。一方面,建立煤炭生产供应调度体系。2016年11月,我省在省能源局设立了省煤炭生产供应指挥办公室,对煤矿生产实行逐矿调度,精准调度煤矿的每日产供销情况。另一方面,充分释放可用产能。对停产煤矿进行分类管理、重点帮扶,实施一矿一策,引导、督促具备复工复产条件的矿井尽快申请复工复产验收。截至2017年6月底,全省正常生产矿井数量较2016年底增加39处,产能增加1675万吨/年。下一步,我省将科学安排煤矿改造提升和建设时序,确保与淘汰落后产能三年攻坚行动有效衔接,同时通过优化采掘接替计划、落实“围而不采”退出机制、机械化改造新增产能合法化等,确保到2020年使全年产量达到1.92亿吨。

三、关于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煤炭企业力度的建议。一是制定财政金融支持政策。2015年5月,我省下发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减轻煤炭企业负担促进煤炭行业平稳发展工作措施的通知》(黔府办发〔2015〕22号),从规范税费、强化金融等5大方面采取30条措施帮助煤炭企业平稳健康发展。2016年11月,下发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金融支持电煤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黔府办函〔2016〕230号),从降低融资成本等7个方面支持电煤企业发展。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17年至2020年,省财政将每年安排10亿元,重点用于淘汰落后产能、智能机械化改造、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奖补,并要求各级财政要配套一定比例资金,用于上述三项重点工作。三是引导金融资本支持。2016年,省能源局、省政府金融办共同组织72家煤炭企业与贵州银行、贵阳银行及贵州省农村信用社3家省属银行签订贷款合作协议9.65亿元,截至2017年4月底,已发放贷款共计9.99亿元,资金到位率103.53%。四是帮助企业多渠道融资。支持飞尚无烟煤资源有限公司、贵州优能(集团)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煤炭企业实现上市融资,积极引导帮助其他煤炭企业做好上市筹备工作。下一步,我省将全力争取中央化解过剩产能奖补资金、中央预算内煤矿安全技改资金、煤矿瓦斯抽采利用补助资金等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鼓励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努力形成金融资本多元化支持煤炭企业发展的环境。

四、关于实施差异化煤炭资源税率的建议。我省煤炭资源税率是在税改过程中对2011—2014年全省煤炭开采企业各类煤炭销售数量、价格以及企业实际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煤炭价格调节基金、资源税等税费进行充分调研统计,计算得出企业平均税费负担率的基础上,以不增加煤炭企业总体负担为目标,严格按照清费立税和税费平移的改革基本原则,呈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最终确定为5%。目前,我省煤炭资源税率确实高于湖南、四川、广西(均为2.5%)和重庆(3%)等周边省份,但低于内蒙(9%)、山西(8%)、陕西(6%)、云南(5.5%)等产煤大省。由于煤炭资源税率是以煤炭生产企业的平均资源税费负担率为主要依据确定的,为保证税负公平和政策的一致性,不宜对已完成兼并重组整合的煤炭企业和还未完成兼并重组整合的煤炭企业适用差别税率。

五、关于实施煤矿权与煤层气气权“两权合一”的建议。2007年4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加强煤炭和煤层气资源综合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96号),明确了“先采气、后采煤”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综合勘查开采原则。由于煤层气的勘查开采许可权限属国土资源部,导致煤矿权与煤层气气权“两权分离”。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厅字〔2017〕12号),将煤层气探矿权、资源储量规模为中小型的煤层气采矿权下放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贵州被列为6个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试点省之一。目前,我省正在制定试点方案,待试点方案出台后,省国土资源部门将有序推动煤层气矿业权的出让、登记工作,实现煤矿权与煤层气气权“两权合一”。

六、关于建立煤电联动机制保持煤价稳定的建议。为解决煤电供需矛盾,建立稳定的、长期的电煤供应关系,构建防范市场风险的利益共同体,促进煤炭电力产业和谐健康发展,我省着力推动煤电双方签订电煤中长期合同。按照规定,电煤中长期合同量不得低于电煤消耗量的80%,合同期限以3-5年为主,具体价格由各市(州)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在350-450元/吨之间确定。目前,各市(州)中长期合同电煤价格均在400-425元/吨,基本保证了煤炭企业的合理利润,也减少了电力企业成本。下一步,我省将积极建立煤电联动机制,一是鼓励以“煤控电、煤参电、电参煤”等多种模式开展煤电联营;二是建立以企业自主协商为主、政府指导为辅的燃煤电厂与煤炭企业电煤供应联动机制;三是在毕节、六盘水市开展电煤成本政府指导价试点,并逐步在全省推行;四是严厉打击价格垄断和价格联盟等压低电煤价格行为。

七、关于妥善处理煤炭企业涉法涉诉的建议。为妥善处理煤矿涉法涉诉和信访维稳问题,确保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攻坚行动和煤矿智能机械化改造建设任务顺利实施,我省下发了《关于做好化解煤矿矛盾纠纷工作的通知》(黔办发电〔2017〕36号),提出了化解煤矿矛盾纠纷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成立了以省委政法委、省法院、省能源局牵头的三个工作专班,分别处理纠纷过程中的维稳信访、司法程序后的涉法涉诉、司法程序前的矛盾纠纷等工作,通过健全沟通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强化督查问责等,有效化解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中的各类矛盾纠纷,维护企业正常生产。

八、关于降低运输成本促进黔煤外运的建议。根据国家“十三五”煤炭发展规划下达我省的计划目标,到2020年,全省煤炭产能达到2.28亿吨,产量1.92亿吨,省内用煤1.35亿吨,外调南方省区市5500万吨。为降低运输成本,2016年3月,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若干措施》(黔发改经贸〔2016〕313号),其中包含有降低货运车辆通行费的四项措施:一是发行黔通卡,对持有黔通卡的货运车辆在通行我省高速公路时给予通行费9.5折优惠;二是实行货运车辆通行费积分阶梯优惠,对单月消费额度分别达到3000元、5000元、10000元以上的,次月通过在线返利形式分别给予通行费9.4、9.2、9折优惠;三是实行重点物流企业货运车辆通行费特殊优惠,对自有货运车辆100辆以上的全省重点物流运输企业,在普遍优惠方式及积分阶梯优惠方式基础上再优惠1%的通行费;四是整合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对高速公路经营方采取补贴等方式购买服务,降低通行费用。下一步,我们将鼓励煤炭企业依托湘黔线、川黔线、黔桂线、贵昆线和南北盘江、红水河、乌江通道等,通过以铁路为主体,公路、内河航运相配合的多元化煤炭输送方式,多措并举实现黔煤外运,真正将贵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总之,我们将认真采纳你们提出的合理建议,继续深化我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安全高效智能机械化开采、清洁集约绿色化利用,最大限度降低开采成本、最大限度延长煤炭产业链、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高碳能源低碳发展、黑色能源绿色发展,做好“煤文章”、打好“能源牌”,全力推动贵州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2017年8月26日

(此件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