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名称: | 民盟贵州省委 | 会议届次: | 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
建议标题: | 建议加强贫困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建议编号: | 第122号 |
主办单位: | 省文化厅 | 会办单位: |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 |
复文标题: |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122号党派提案的答复 |
代表名称: | 民盟贵州省委 |
会议届次: | 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
建议标题: | 建议加强贫困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建议编号: | 第122号 |
主办单位: | 省文化厅 |
会办单位: |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 |
复文标题: |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122号党派提案的答复 |
民盟贵州省委:
贵委提出的《建议加强贫困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第122号党派提案)收悉。该提案是2017年省政协主席会议督办提案,由蔡志君副主席督办。提案客观准确反映了当前我省贫困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数字化不够、规范化不强、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提出的精准化推进、标准化建设、数字化普及、高效化利用等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将认真吸收采纳,用于指导下一步工作。经认真研究,现结合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的办理意见,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具体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决策部署,成立了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题组,统筹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出台了《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15〕45号),建立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目前,我省正围绕以大文化助推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着眼文化育民、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通过实施十大文化工程、打造十大文化品牌,将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加快补齐贫困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短板。
精准化推进方面,我省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乡镇试点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了《贵州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贵州省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全省各地严格按照国家指导标准和省实施标准,以县为单位制定公布本行政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并组织实施。为有效解决基层文化服务资源“碎片化”、服务效能低下的问题,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题组多次进行专题调研,努力摸清贫困地区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队伍建设、供给与需求现状,切实贴近群众需求解决管理和服务效能问题。目前,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题组已在全省选择17个县20个乡镇40个村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题试点,将在合理规划布局设施、建立公共图书馆县乡村总分馆机制、统筹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立第三方评价和群众评价反馈机制、完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考评制度等方面进行探索改革。下一步,我省将注重经验总结和推广,充分发挥试点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高标准推进贫困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规范化、标准化、多样化的文化服务。
标准化建设方面,根据国家指导标准,我省已于2015年底制定了《贵州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对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基本项目、设施建设、人员配备等方面的指标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同时,坚持将贫困地区基层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列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重点,集成整合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大力推进贫困地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2016—2017年,统筹安排建设“百县万村”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1000个,实施民族自治县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项目2600个。不断加强贫困地区流动文化设施建设,已投入1616万元购置流动图书车66台,实现全省贫困县全覆盖;2017年,正积极推动贫困县流动文化车配置,力争实现全省贫困县全覆盖。下一步,我省将在设施建设、人才队伍、产品供给、服务评估等方面,进一步形成一系列可以量化的指标,并指导各地结合自身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制定各具特色的实施方案,以县为单位标准化组织实施。
数字化普及方面,我省结合大数据战略行动, 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 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形式,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省文化厅正积极打造“贵州文化云”平台,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19377个,基本形成覆盖省市县乡村的五级服务网络。贵州数字图书馆建成数据库26个、资源总量近100TB,实现了在贵州省任何能上网的地方,登录贵州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均能免费获得数字资源的查询、浏览、下载、原文传递和知识导航等服务,已累计为全省提供了1.37亿人次服务。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实施的多彩贵州“广电云”村村通工程,实现了全省行政村通村光缆和“广电云”信号全覆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将强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加强无线通讯网络建设,试点在乡镇村寨提供免费WIFI服务,开发公共文化服务移动终端APP,真正实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智能共享。
高效化利用方面,为充分发挥好现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设施设备的服务效能,我省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加强效能建设,并采取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利用的督促检查,推动基层加快设施建设、丰富产品供给,更好地按照群众需求提供文化服务。同时,通过完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和公共文化机构绩效考评制度、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群众评价及反馈机制、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实施规划,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努力实现公共文化设施高效利用。下一步,我省将借鉴前期省级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试点推进市(州)级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同时还将推进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盘活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阅览室、村农家书屋图书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全民阅读。
总之,贫困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省将积极采纳提案提出的合理建议,协力破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制度缺位、供给不足、创新不够等问题,从大文化的视野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统筹推进贫困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7年9月26日
(此件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