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代表名称: 致公党贵州省委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进一步提升我省旅游业发展层次的针对性建议 建议编号: 第61号
主办单位: 省旅游发展委 会办单位: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61号党派提案的答复
代表名称: 致公党贵州省委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进一步提升我省旅游业发展层次的针对性建议
建议编号: 第61号
主办单位: 省旅游发展委
会办单位: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61号党派提案的答复

致公党贵州省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我省旅游业发展层次的针对性建议》(第61号党派提案)收悉。该提案是2017年省政协主席会议督办重点提案,由王富玉主席督办。经认真研究,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景式规划、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的全域旅游发展路径,把“大旅游”作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三块长板”之一,修订《贵州省旅游条例》,强化省旅游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大力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山地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开展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行动,加快推进《贵州省全域旅游规划》(《贵州省山地旅游发展规划》)、《贵州省温泉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统筹推进100个旅游景区和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建设等,全省旅游业呈现高位运行、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2016年,全省接待游客5.3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2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2%、43.1%,入境游客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入黔游客达到2.49亿人次、同比增长50.2%。2017年1—5月,全省接待游客2.9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72.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6%、39%。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长板中有短腿,旅游业还存在许多与转型升级不相适应的地方,突出表现为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客源结构有待优化、监管服务亟待创新等。提案提出的四条针对性建议,对丰富和完善我省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我省旅游业发展层次,加快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山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大省很有借鉴意义。

一、面向海内外知名旅游度假企业展开精准招商。目前,我省已引进凯宾斯基、凯悦、希尔顿、喜来登、香港中旅维景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法国雅高酒店管理集团(诺富特酒店)、开元酒店集团、万达集团、恒大集团等境内外酒店集团或企业,依托入驻商家的会员网络和品牌影响力迅速集聚人气,不断提升我省旅游业特别是酒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加大招商力度,省旅游发展委成立了工作专班,专门对接中国世贸集团、华侨城集团、长隆集团、均瑶集团、东方园林产业集团、德国SAP公司、德国马克公司、奥地利多贝玛亚集团等境内外知名企业展开精准招商,争取再引进一批境内外知名涉旅企业来贵州投资旅游业。

二、尽力满足游客差异化需求。根据消费者逗留的时间长短及喜好,我省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努力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打造提升一批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山地观光、户外运动、汽车露营、科普探险、修学旅行、民族文化演艺及避暑、温泉、滑雪等新兴业态,并加快推进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建设,力争满足各色人群的差异化旅游度假需求。214个旅游项目列入2016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和全省重大工程项目名单,24个项目入选2017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依托国酒茅台、“四渡赤水”、大射电望远镜等世界级资源成功打造了茅台酒镇、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中国天眼”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平台,累计推出467个新项目、新景点、新业态,丰富了旅游市场供给,助推我省旅游向深度游、品质游、个性游、主题游转型升级。新增旅游慢行道及自行车道1100公里,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1983座,新增旅游住宿单位5123家、客房14.5万间、床位24.97万张,一批旅游服务中心、购物中心、主题酒店、精品客栈、温泉设施陆续面市,为游客慢下来、静下来、住下来创造了条件。

三、多渠道多形式宣传贵州新形象。一是强化贵州旅游形象推广,扩大“山地公园省 多彩贵州风”的影响力。借力外交部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首届世界旅发大会、G20峰会等重大国际平台举办贵州旅游推介营销活动,分阶段在美国、日本、韩国、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和俄罗斯多渠道投放旅游宣传广告。省领导率队、省市县三级联动在境内外重点客源市场开展旅游文化推介活动,走进上海、广州等8个对口帮扶城市开展感恩回馈旅游促销活动。在全国12个重点机场、265组高铁动车、11个中心城市地铁轻轨以及央视、2家省级卫视、16家城市晚报投放贵州旅游形象片、贵州旅游形象宣传海报和旅游广告。二是构建贵州旅游宣传推广新闻媒体矩阵,提高媒体平台旅游营销精准化。省旅游发展委联合贵州日报全域旅游品牌国际传播中心搭建了贵州旅游新闻中心;与多彩贵州网推出集30家省外门户综合网站、50家省内微信“多彩黔行”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与今日头条合作建立“贵州旅游头条号矩阵”,借助今日头条7亿级用户平台,扩大贵州旅游在移动端领域的发声;与腾讯公司合作,综合运用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形式,通过主动加被动式传播、定向IP技术等手段推介贵州,全面覆盖腾讯公司10亿用户。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提案所提意见建议,以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为契机,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和“百区千村万户”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为平台,不断丰富和完善全省旅游产品体系。一是培育一批世界级旅游产品。重点推动以中国天眼、黄龙屯格、赤水河谷、大梵净山等为龙头的世界级旅游吸引物和国际品牌建设,加快把荔波喀斯特、施秉云台山、海龙囤、万峰林、百里杜鹃、乌蒙大草原等重要旅游资源打造成世界级旅游产品。二是打造一批旅游名城名镇名村。发挥全省自然山水、民族文化、人文历史资源优势,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旅游名城名镇名村,建设完善贵州旅游目的地体系。三是构建山地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创新开发低空旅游、徒步骑行、野外拓展、登山漂流、户外露营、滑雪运动等山地体育旅游新业态,培育一批国际低空跳伞、攀岩、徒步、马拉松赛等特色体育旅游品牌。创新开发融合苗族、侗族、布依族、瑶族、水族等民族文化的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推动温泉产业与养生养老、医疗保健、特色小镇、体育运动、商务会议、现代农业、文化创意等互动发展,打造一批温泉旅游示范项目,全力建设高水平的“中国温泉省”。提升美丽乡村的景观品质和乡村旅游价值,开发升级一批以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和避暑养生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区。打造以少数民族文化、阳明文化、屯堡文化、土司文化、三线文化等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品。加快推进娄山关、苟坝文化旅游创新区、红二六军团革命遗址、二十四道拐遗址等一批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和红色旅游集中展示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大射电天文望远镜、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矿山公园等科普资源,加快发展科普研学旅游产品。指导千里乌江内河航道观光带、最美高速旅游风景道、山地通用航空观赏区等建设,大力发展自驾车旅居车旅游、低空旅游。依托都格北盘江大桥、鸭池河特大桥等桥梁资源,积极推动开发桥梁旅游。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康体养生、避暑休闲等特色养生养老度假产品。四是全面升级旅游服务要素。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酒店品牌,创新开发一批精品客栈、特色民宿、度假酒店、文化主题酒店、房车自驾车营地、帐篷酒店等新型住宿业态,积极培育产权酒店、分时度假酒店、生态农庄、森林人家、乡村客栈、青年旅馆等住宿接待设施。创新开发地方饮食文化,加快培育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等少数民族文化餐饮,大力推进黔菜改革,建设一批餐饮美食街,培育一批黔菜餐饮名店。积极开展特色文娱活动,策划一批山水实景、文化实景大型演出节目,培育一批夜间休闲街区。五是创新宣传营销方式。强化政府主导、企业联手、媒体跟进的“三位一体”营销机制,建立健全“互联网+旅游”营销新机制,加强与人民网、新华网等重点新闻网站,凤凰网、网易等商业网站,百度等搜索引擎,携程、途牛、去哪儿等行业网站的合作互动,利用“两微一端”、影视植入等新技术、新媒体,策划主体多元的网络营销活动。

2017年11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