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名称: | 朱庆跃 | 会议届次: | 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
建议标题: | 关于持续推进农村电商产业扶贫的建议 | 建议编号: | 第219号 |
主办单位: | 省商务厅 | 会办单位: |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委、省扶贫办 |
复文标题: |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219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代表名称: | 朱庆跃 |
会议届次: | 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
建议标题: | 关于持续推进农村电商产业扶贫的建议 |
建议编号: | 第219号 |
主办单位: | 省商务厅 |
会办单位: |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委、省扶贫办 |
复文标题: |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219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朱庆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农村电商产业扶贫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脱贫攻坚和电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提案为卢雍政副省长领衔督办的重点提案。经认真研究,现就提案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精心编制电商扶贫规划”
近年来,我省注重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新途径、新动力,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并首先从规划层面做好谋篇布局,以规划引领全省电商扶贫工作。由省商务厅牵头,对全省贫困村电商扶贫工作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起草了《贵州省贫困村电子商务扶贫实施方案》并以贵州省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下发。《方案》明确以9000个贫困村为重点对象,1970个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和65个人口数量较少民族贫困村为重点扶持地区和精准扶贫对象。将培育贫困村电商市场主体、建立贫困村公共服务联盟体系、加快贫困村信息网络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和建立贫困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等作为主要工作措施。提出到2020年,力争打造1000个农产品销售特色网店,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0000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覆盖率达到90%;全省贫困地区基本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实现信息网络建设和4G网络全覆盖。农村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电商脱贫10万人。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抓好电商扶贫的部署,结合省《方案》的要求和地方实际,制定地方电商扶贫规划,形成了全省上下联动、统分结合、协调推动电商扶贫工作的格局。
二、关于“打造完善的农特产品产业链,不断改善电商发展基础”
农村电商发展是一项新的系统性工程。我省将夯实电商发展基础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加大投入,补齐短板,为促进农村电商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一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展最后一年的攻坚战,加快实施信息通信“网络扶贫”攻坚工程,农村宽带网络和移动信号网络条件正在逐年改善。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省将实现行政村通光纤比例和4G网络覆盖比例均达到100%。二是加快物流体系建设。利用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等现有资源,探索解决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和网络畅通等基础设施问题,逐步形成物流到县、快递到乡镇、配送到村的物流体系。截至目前,我省共建设56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9196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19个试点市县级快递物流综合配送中心100%覆盖,配送到80%的建制村。今年9月12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对我省加快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进行动员部署,必将对我省建设现代高效物流产生重要影响。三是加强与电商销售平台合作。鼓励传统企业“触网”,推动本地优势特色产品上线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我省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签订了《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以探索农村电商渠道建设、建立农特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体系和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支持体系等三个方面为合作重点。截至2016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在我省共计建设并运营36个县级服务中心,1670个村级服务站点,做到村淘业务全省全覆盖,也是全国第一个全覆盖的省份。全省2015年至今,报名参与村淘合伙人招募人员共计10万余人,招募村淘合伙人1700余人,对合伙人培训200余场次,培训人数80000余人次。与阿里巴巴共同举办“2016阿里巴巴·贵州年货节”,我省参与活动的三个企业(贵州电商云、贵电商、黔贵尚品)线上销售总额达到1139.87万元,在阿里全国“3+1”试点省市中排名第一。与京东集团合作,签订了《贵州省人民政府京东集团“互联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从加快电子商务运营载体和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电商精准扶贫、共创青年创业创新合作机制、推进O2O互动,加快制造业企业和商贸企业发展转型升级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目前,贵州馆、遵义馆、安顺馆、平坝馆、黔西馆、兴仁馆和丹寨馆7家地方特产馆已在京东上线。在京东开设“中国特产·贵州扶贫馆”,成为京东集团在全国范围内上线的第一家省级扶贫馆,从我省66个贫困县精心筛选出近80家企业近450个贵州各类优质农特产品。店铺上架282个产品,选品涵盖特色小吃、休闲产品、民族工艺、滋养珍品、五谷杂粮、香油调料、酒水饮料等类目。与苏宁集团合作,通过苏宁易购线上线下的O2O营销模式,以互联网平台+连锁实体平台+物流网络,抓好农产品上行工作。目前已经有800多个贵州特色品牌入驻苏宁易购平台,120家本地知名企业入驻,同时有4个县域在线上开设了具有地方行政特色入口的中华特色馆(印江馆、湄潭馆、关岭馆、清镇馆。2015年-2016年贵州当地农产品和特色品牌产品销售达到8000多万;特色馆印江馆、湄潭馆销售就达到了500多万。计划到2016底实现我省入驻苏宁易购的品牌达到1000个以上,本地商户300家;建立7个市级特色馆,1个省级特色馆。四是做好农产品产销对接。积极开展省外推介,在广州举办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广州招商推介展示会,在北京召开“黔货出山”遵义绿色农产品北京行展示展销暨投资推介会,在上海举行农产品招商推介活动,通过系列推介活动,为我省农产品营销广开渠道。对接大型采购企业,引进沃尔玛等大型连锁超市在黔举办大型采购洽谈会,争取形成稳定的销售订单和产销对接渠道。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拟以云南河口为基地,建立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集配销中心,以边民贸易、跨境电商等模式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行销售。同时,推动省内机关单位、超市、旅游景区等单位定点采购我省贫困地区农产品,形成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
三、关于“建立健全电商产业扶贫人才培训机制”
电商扶贫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人才。当前,我省电商人才不多、不精的情况比较突出。对此,我们把培训作为抓手,一是成立电子商务专门科研院所。成立贵州省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财经商贸、信息、艺术、服务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满足我省电商行业发展输送人才。成立电子商务研究院,职责是调查研究电子商务各领域发展情况及趋势,分析电商重点领域发展特点;加强学术合作与交流,研究电子商务行业重点问题;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筹建管理我省电子商务百名讲师团等。二是加大对返乡青年、毕业大学生及农村青年电商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2016年共对7.9万名青年进行电商培训、5.35万名开展创业培训。2017继续将返乡青年、毕业大学生及农村青年的电商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纳入重要目标内容,要求各地大力开展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支持、补贴商务企业开展青年技能提升和高技能人才培训等。三是组织系列电商培训及人才培养,孵化培育电商主体。通过与淘宝大学合作等形式,大面积培训各级干部和各地电子商务企业负责人,针对不同层级和不同角色分别开展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各类培训。2016年底,在全省范围内举办关于电子商务暨电子商务相关技能培训共计覆盖10万余人次。通过培训和多渠道培育,2016年底,我省共有电子商务企业和网店51104家,同比增长55.02%。
四、关于“进一步优化电商产业扶贫激励机制”
为充分激发各级电商产业主观能动性,由我省商务厅牵头,于2016年初与相关机构共同设立贵州省电子商务发展基金,基金规模4亿元,现已向我省电子商务企业实际投资7000万元。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贵阳支行、省银监局等单位共同出台《贵州省“电商信用贷”实施方案》,为电商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截至目前,各类电商企业共获得贷款超过3400万元。
五、关于“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土特产品”
农特产品是发展农村电商的支撑,我省历来重视本地土特产品的发展,将其作为旅游业、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脱贫攻坚等工作的重点。今年以来,省政府专门部署开展贵州绿色农产品泉涌行动,从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示范推广、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速、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农业大数据发展提升、绿色农产品普查、农产品营销提升等六个方面予以推进。相信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深入实施贵州绿色农产品泉涌行动,更多优质的贵州土特产品将会源源不断地走出山门,在全国消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展现贵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法宝。
2017年10月19日
(此件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