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名称: | 民进界 | 会议届次: | 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 |
| 建议标题: | 关于加强我省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促进以大数据为引领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议 | 建议编号: | 第1254号 |
| 主办单位: | 省教育厅 | 会办单位: | 无 |
| 复文标题: |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254号提案的答复 | ||
| 代表名称: | 民进界 |
| 会议届次: | 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 |
| 建议标题: | 关于加强我省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促进以大数据为引领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议 |
| 建议编号: | 第1254号 |
| 主办单位: | 省教育厅 |
| 会办单位: | 无 |
| 复文标题: |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254号提案的答复 |
省政协民进界别: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我省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促进以大数据为引领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254号提案)收悉,感谢贵单位对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该提案是2020年省政协提案委商有关部门确定的重点提案。收到提案后,省政府办公厅及时组织省教育厅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成立我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议
今年7月,省教育厅下发《贵州省教育厅关于成立2020-2024年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成立了我省2020-2024年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其中包含大数据教育及网络安全指导委员会(共19人),该委员会由省内外高校专家及省教育厅、省科学院、省网信办、省大数据管理局、省公安厅等行业专家组成,具体职责就是对我省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建设进行指导,充分发挥专家组织对我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咨询和指导作用,为我省以大数据为引领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二、关于“制定人工智能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发展规划”的建议
2019年,教育部对各省新申报专业申报流程进行了调整。在申报过程中,省教育厅按照教育部要求,结合我省高校专业设置实际,合理规划布局具体专业,避免某一布点专业扎堆。截至目前,我省贵州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3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均为2019年获批专业),贵州理工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所高校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2个专业均未出现高校扎堆申报或专业过热的情况。下步,我省将继续向教育部申报在我省有关高校开设人工智能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积极为我省大数据发展储备人才,助推我省大数据战略的实施。
三、关于“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领域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搭平台、优服务、聚人才。一是深挖人才需求信息。指导我省有关高校深挖人工智能专业领域岗位需求,帮助用人单位编制发布人才需求目录并向海内外广泛发布,为有关高校实现靶向施策,精准引进人工智能领域急需紧缺人才提供指引。二是强化平台招才引智。充分发挥贵州人才博览会和省校合作人才引聘活动等平台载体引才作用,组织开展集中引才活动,积极引进人工智能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开展省内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三是用好项目高端聚才。深入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等人才项目,指导和支持我省有关高校引进人工智能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给予资金奖励和项目扶持,促进人才落地见效。四是赋予更多用人自主权。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可按规定自主制定招聘方案、设置岗位条件、发布招聘信息、组织公开招聘等。高校引进的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的高层次人才,或紧缺专业人才、特殊人才,可采取简化考试程序或在一定范围进行考核方式聘用。五是发挥职称导向作用。授权高校自主开展教师职称评审,由高校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自主组织职称评审、自主评价,按岗聘用,鼓励自主评审单位结合本单位发展定位和人才特点制定职称评审条件,让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推动人工智能等专业学科建设,积极为高校引进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组织开展“绿色通道”职称评审,着力创造条件让各类引进人才脱颖而出。六是加强培训提升素质。拟举办“中国智造”3D打印技术与设计创新高级研修班,着力加强我省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提高我省高校人工智能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素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