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名称: | 苏跃 | 会议届次: | 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 |
建议标题: | 关于创建贵州省乡村振兴开放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的建议 | 建议编号: | 第1308号 |
主办单位: | 省农业农村厅 | 会办单位: | 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 |
复文标题: |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308号提案的答复 |
代表名称: | 苏跃 |
会议届次: | 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 |
建议标题: | 关于创建贵州省乡村振兴开放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的建议 |
建议编号: | 第1308号 |
主办单位: | 省农业农村厅 |
会办单位: | 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 |
复文标题: |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308号提案的答复 |
苏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建贵州省乡村振兴开放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的建议》(第1308号提案)收悉,该提案是2021年省政协主席、副主席领衔督办提案,由省政协副主席周建琨督办。收到提案后,交由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会办。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设内容和功能定位”的建议
2020年,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印发《贵州省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产教融合建设的内容和定位:针对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12大工业产业,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省级经济开发区,以及产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特色小镇等产业集聚平台,与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引校入企”或“引企入校”,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平台。
下步,我们将继续强化功能定位,建设集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科研试验、技术示范与推广、人才培养、三产融合于一体的乡村振兴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转化科研技术成果,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展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为农业职业技能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农民培养、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关于“建设规模、数量和布局”的建议
目前,全省乡村振兴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如,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等部门投入4100万元,支持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大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院地共建,在乌当区启动和推进3000亩大型综合性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现已建成840亩核心功能区,集教学、实训、生产、科研、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产教融合基地已具雏形,有效满足教学科研、实习实训的需要,基地成功申报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清镇市在坝区建设中融入科教元素,充分利用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等职教城入驻高校的人才基地优势,组建“专家+讲师+农技人员+职教学生”的市级政校企技术服务队,采取市级技术服务队集中培训乡镇骨干、乡镇骨干培训村级和合作社管理人员、村级和合作社具体指导组织实施的方式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有效提升了坝区良种良法覆盖率、绿色技术覆盖面。
下步,我们将持续探索打造“1+N”形式的乡村振兴开放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在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百宜大型综合性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基础上,进一步提质升级,建成进得去、住得下、能实操的“1”个大型乡村振兴产教综合示范基地;围绕全省12个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区域布局,选择特色产业优势突出、示范效果明显、发展条件好的坝区或园区,完善配套功能,融入科教元素,形成“N”个特色产业的产教融合实训示范基地。
三、关于“项目立项、资金筹措和实施主体”的建议
《贵州省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项目建设相关支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省预算内投资支持试点城市自主规划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优先布局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对建设成效明显的联盟、企业予以动态奖励;完善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债券融资、开发性金融等组合投融资和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对重大项目跟进协调服务,吸引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以购买服务、委托管理、合作共建等方式,支持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办学或举办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符合条件的投资,按规定投资额30%的比例抵免当年应交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试点企业深化产教融合取得显著成效的,按规定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目录,并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