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代表名称: 王烈君 会议届次: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484号
主办单位: 省教育厅 会办单位: 省体育局
复文标题: 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84号建议的答复
代表名称: 王烈君
会议届次: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484号
主办单位: 省教育厅
会办单位: 省体育局
复文标题: 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84号建议的答复

王烈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议》(第484号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该建议是2024年省政府领导领衔督办建议,由张敬平副省长领衔督办。张敬平副省长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办理落实好代表建议,多次对体教融合、阳光体育运动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按照2024年重点建议办理要求,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牵头会同各地各相关部门,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高位推动阳光体育运动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全力推进体教融合改革发展,积极支持广泛开展千万师生阳光体育运动。徐麟书记、炳军省长多次对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作出批示指示,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教育,让学生在学校快乐学习、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省政府将“开展千万师生阳光体育运动”写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021年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评价体系等作出详细安排部署。2023年、2024年分别在贵阳市、遵义市举行了全省千万师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倡导广大师生热爱运动,在全省范围内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热潮,形成师生全员参与、社会积极支持的良好氛围。

二、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

全面规范体育教学活动,严格执行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掌握2项以上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丰富学生体育运动项目,鼓励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校内体育活动,围绕“三大球”(篮球、足球、排球)和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跑步、啦啦操、跳绳等体育项目,因地制宜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学生体育运动项目,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强化课外体育锻炼,中小学校每天安排1次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每天坚持开展不少于20分钟的早锻炼。探索推进“体育家庭作业”,2024年起选取部分学校,在双休日、节假日科学合理为学生安排“体育家庭作业”,让学生走进运动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保障学生每天校内外各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和锻炼质量。

三、强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各地各学校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相关标准,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统筹规划学校体育设施,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项目中加大对体育设施和器材配备支持力度,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配备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的体育器材,截至目前,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达标率达到94.3%、器材达标率达到98.6%。全面落实校社场馆双向开放,积极推动公共体育设施为学校提供服务,全省公共体育场馆(174个)全部向学生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在课后和节假日对本校师生和所在社区居民开放,全省中小学体育场所向社会全面开放,更好满足普通群众和学生群体对体育场地设施的基本需求。

四、配齐配强体育教师队伍

鼓励以县为主统筹调配各校编制和岗位数量,统筹区域内体育教师“走教”“轮岗”“转岗”,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合理安排体育教师课时量。2022年,省教育厅启动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千人计划”项目,旨在通过国培计划,实现全省体育专任教师培训全覆盖,着力提升体育教师专业教学水平,截至目前已培训体育教师约400余人。督促各级各学校按照要求配齐配足小学、初中、高中专兼职体育教研员,开展日常教研活动。鼓励支持体育专业人才进入中小学开展体育教育,通过设立专兼职体育教练员岗位、引进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引导高校体育专业师生和体育俱乐部(协会)教练员进入中小学执教、购买特色课程服务等方式,有效解决学校专业体育老师不足的问题,同时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便捷的体育指导。

五、丰富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

充分发挥赛事引导作用,进一步规范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建立小学、初中、高中、高校四级校园“三大球”联赛机制和县(市、区)级、市(州)级、省级学生体育竞赛制度,大力开展“三大球”、体操、跳绳、游泳、武术、田径等项目,全力抓好“奔跑吧·少年”“黔行少年”等儿童青少年体教融合系列赛事活动。积极打造贵州青少年IP赛事,2023年成功举办中西部地区青少年足球邀请赛、高职高专篮球赛、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第四届校园体操大赛、第五届校园花样跳绳比赛等青少年赛事和活动1100余场,2024年成功举办“奔跑吧·少年”全省青少年冬季阳光体育大会和“奔跑吧·少年”暨全省青少年户外营地发展大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2024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举办了中国—东盟学生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极大增进了国内外高校及地区友谊与合作。

六、完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

推进学生体育评价改革,优化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提高学生德育、体育、美育、劳育评价指标,注重学生身心智全面发展。2024年起,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纳入对地方教育高质量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要求2024年底全省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50%以上,且每年至少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作为评价学校或区域内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各级各类学校书记和校长要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作为述职重要内容予以报告。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关建议,对我们推进体教融合及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收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深入推进体教融合,持续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建强体育教师队伍,探索改革考核评价机制,适当增加中考体育权重,常态化开展专项督导,引导学校树立和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努力让广大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身心智全面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