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名称: | 李锋 | 会议届次: |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
建议标题: | 关于支持赤水发展“以竹代塑”做大做强全竹产业链的建议 | 建议编号: | 第848号 |
主办单位: | 省林业局 | 会办单位: | 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能源局、省税务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贵州监管局 |
复文标题: | 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848号建议的答复 |
代表名称: | 李锋 |
会议届次: |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
建议标题: | 关于支持赤水发展“以竹代塑”做大做强全竹产业链的建议 |
建议编号: | 第848号 |
主办单位: | 省林业局 |
会办单位: | 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能源局、省税务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贵州监管局 |
复文标题: | 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848号建议的答复 |
李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赤水发展“以竹代塑”做大做强全竹产业链的建议》(第848号)收悉,该建议是2024年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督办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于杰领衔督办。按照2024年重点建议办理要求,由省林业局主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能源局、省税务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贵州监管局会办。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统筹谋划,高位推动赤水“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积极抢抓“以竹代塑”先机,印发《贵州省特色林业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文件,明确全省竹产业发展目标、产业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全力推动全竹高值化利用。2023年7月,省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赤水市“以竹代塑”有关工作,明确从统筹资金、金融贷款、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赤水市“以竹代塑”产业重点支持。今年,省委一号文件、省政府工作报告均对发展“以竹代塑”予以明确。同时,印发《关于支持赤水市加快“以竹代塑”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8条具体举措,助推赤水“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要素保障,扎实推动赤水“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将“以竹代塑”纳入发展规划。2023年10月,我省印发《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产业发展规划》,将“以竹代塑”产业作为一个重要板块纳入其中,大力发展以竹元素为主导的循环经济产业,打造全国竹循环利用全产业示范基地。在《贵州省“以竹代塑”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多次赴赤水市实地调研,并将赤水市“以竹代塑”发展思路、方向等融入发展规划中。经不断修改完善,发展规划已于今年9月印发。同时,为推进“以竹代塑”产业发展,全力推广应用“以竹代塑”产品,我省明确提出:支持赤水市打造“以竹代塑”替代场景;将“以竹代塑”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支持范围,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积极采购。
(二)持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省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省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省中小企业信贷通、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等杠杆作用,逐步形成贯穿竹产业发展全过程、多维度共建共扶金融支持的投融资新格局。近年来,支持“黔北20万吨竹浆纸一体化项目竹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改造工程”等3个涉竹项目“四化”基金4.3亿元。同时,今年4月,我省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贵州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支持涉竹企业加快产业发展,后续将严格按程序指导帮助赤水市申报相关项目。
(三)积极兑现金融优惠政策。设立绿色通道,发展“贵林贷”等竹产业专属金融产品,在贷款利率、贷款期限、担保物等方面给予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适当优惠,并对符合条件的“贵林贷”贷款申请开通绿色通道,给予短期贷款利率不超过3.75%、长期贷款利率不超过4.95%的利率优惠。省农担公司加大对竹产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8月,竹产业累计担保782笔、担保金额2.15亿元,有效缓解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5月,我省印发《关于开展贵州省林业产业项目贷款贴息申报工作的通知》,支持发展林产品加工等项目,赤水市符合条件的涉竹经营主体可向“贵州林业产业服务平台后管系统”申报,我们将持续指导帮助。
(四)不断加快竹产业项目建设。我省今年印发了《贵州省特色林业产业2024年度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申报指南》《2025年度林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申报指南》,重点支持竹、油茶等科技研发和示范推广。同时,将“以竹代塑”技术需求纳入我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予以支持,积极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际竹藤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交流,通过持续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强化科技支撑力量,推动“以竹代塑”快速发展。目前,已将“以竹代塑竹产品深加工与高值化利用技术”“山地农业轻型通用动力平台研制”“NY39.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在农业机具中的集成应用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列入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并组织相关企业申报。持续强化科技研发攻关和产品推广应用,省科技厅支持赤水市9家竹类企业实施竹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链及配套技术开发研究等科技项目12个、资助经费1082万元;省林业局支持“碳化原竹果蔬大棚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等“以竹代塑”科技研发项目12个,投入特色林业产业专项资金863万元、占特色林业产业专项资金科技研发费用的45.4%。
(五)切实保障企业用电用气需求。做好能源要素保障,持续强化电煤供应,实施水电联合调度机制,优化电力运行调度,切实保障赤水“以竹代塑”企业电力、天然气稳定供应。据测算,除非出现极端自然灾害天气,目前全网发电能力和天然气供应能力可满足赤水“以竹代塑”企业用电、用气需求。
三、强化沟通对接,持续推动赤水“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支持帮助遵义市申报第十三届中国竹文化节(赤水市承办)”的建议。为支持帮助遵义市成功申报第十三届中国竹文化节并将举办地落户赤水,我们积极向国家层面沟通对接,请求将“第十三届中国竹文化节”举办地落户赤水,并在活动申报和举办上给予精心指导。国家层面今年4月明确规定,各地举办节庆活动要坚持“只减不增”原则,未纳入目录管理的节庆活动一律不办。经对接,国家林草局未将“中国竹文化节”纳入节庆目录管理,并报备取消了该节庆活动。目前,按照节庆活动管理有关要求,原则上该节庆活动不能举办。待今后国家层面调整相关要求后,我省将及时向国家林草局沟通汇报,积极争取将举办地落户赤水。
(二)关于“帮助赤水市申报国家‘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的建议。我省抢抓国家将在全国选择竹资源丰富、竹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建设5—10个“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的机遇,多次赴国家发展改革委汇报对接,恳请将赤水市纳入“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建设名单。经沟通协调,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来黔赴赤水市调研,并帮助编制完成《贵州省赤水市建设国家“以竹代塑”应用推广示范基地实施方案》。我省申报工作已基本准备就绪,并及时跟踪跟进申报国家“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的通知要求,全力争取将赤水市纳入名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