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名称: | 徐勃 | 会议届次: |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
建议标题: | 关于推动新媒体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建议编号: | 第811号 |
主办单位: | 省商务厅 | 会办单位: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投资促进局 |
复文标题: | 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811号建议的答复 |
代表名称: | 徐勃 |
会议届次: |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
建议标题: | 关于推动新媒体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建议编号: | 第811号 |
主办单位: | 省商务厅 |
会办单位: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投资促进局 |
复文标题: | 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811号建议的答复 |
徐勃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新媒体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811号)收悉,该建议是2024年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督办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桑维亮领衔督办。按照2024年重点建议办理要求,交由省商务厅主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投资促进局会办。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建议
2023年,我省制定印发《贵州省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十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从政策引领、资源整合、龙头带动、平台赋能、人才培育、业态创新等方面进行细化完善,明确实施路径和流程,全力支持全省新媒体电商产业发展。去年累计培育认定省级电商示范园区1个(榕江县新媒体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商直播示范基地23个(含榕江新媒体电商直播基地)、电商示范企业131家、电商直播示范团队4个,共计支持资金2125万元。同时,推荐榕江县新媒体电子商务产业园等4个电商基地申报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目前正在按照专家指导意见整改完善。
二、关于“全力推动‘新媒体+产业’”的建议
我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推动新媒体与本土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一是打造线下消费场景。精心组织开展“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省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大赛等系列赛事活动并加强“节赛会展”等宣传推介,集中呈现以“苗绣、蜡染、银饰”等为代表的贵州特色旅游商品地域之美、实用之美、创新之美和工艺之美,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推动我省旅游商品贵州化、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二是强化线上赋智赋能。强化“贵州旅游·一码游贵州”平台建设,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的智慧旅游服务。积极优化平台管理运营机制,确保平台运营主体顺利迁移和平稳正常运行;持续优化、简化平台界面,增加视频专区和直播工具,助力景区及商户营销能力提升;开发平台国际网页版,优化境外游客线上购票功能,不断提升境外游客服务能力;构建面向企业的综合管理和营销服务体系,为省内旅游企业特别是不具备系统设计研发能力和条件的中小企业全面赋能电商服务及运营能力,推动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三是扩大“村超”IP影响力。举办以“贵州村超相遇英超”为主题的“2023年服贸会·多彩之夜”,与英国国际极限运动签署“极限运动目的地”合作备忘录,与英中商业中心中国区、英超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加强贸易投资项目合作创造良好商业环境。积极协调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联合贵州日报、贵州广播电视台、多彩贵州网等媒体平台开展“村超”IP相关宣传,推出“村超”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村超+旅游”融合发展,发布“穿越贵州领略苗侗风情感受村超激情之旅”等多条主题旅游精品线路,深化“村超”IP产品链宣传。
三、关于“培育电商龙头企业”的建议
我省通过延链、补链、强链驱动产业集群发展,构建起“龙头+配套”特色产业链发展体系,推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企业招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投资促进局牵头会同各地各部门,结合各市州主导产业举办形式多样的产业招商、产销对接活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坚持个性化对接、产业化招商的模式,依托现有资源,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招引一批产业带动性强、发展后劲足的企业落户我省。2023年举办“广东外资企业贵州行”活动,邀请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及旗下26家会员企业、广东省部分商务系统赴黔东南州考察交流,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与黔东南州2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二是强化人才培养。2023年联合抖音集团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在电商职院开展电商培训班(培训内容包含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共计2322人参加),培训期间通过短视频拍摄、直播模块的学习实操,累计投稿10662条短视频,在线传播达7150万次。同时,以电商培训下基层的方式,分别在黔东南州和铜仁市开展培训,线上培训超10000人次,线下培训约300人次。三是强化宣传推广。策划开展“贵州文旅推荐官招募”“万粉达人游贵州”“千万粉丝达人游贵州”“抖拍贵州多彩四季”短视频大赛等活动,面向全省招募组建“贵州文旅推荐官和推广之星”全新IP宣传营销矩阵,依托抖音、小红书新媒体平台流量优势,持续深度挖掘并传播贵州优质文旅资源,充实并培养贵州本地高质量网络营销队伍,以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全媒体宣传态势赋能贵州文旅宣传,扩大文旅宣传推广“朋友圈”,打造文旅宣传营销“一盘棋”。截至目前,“贵州文旅推荐官”通过新闻网站、客户端、小红书、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抖音号、视频号等平台共计发布稿件10000余条,短视频1000余个,传播量预估达7亿次以上。
四、关于“健全电商物流体系”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持续推动区域性农村电商物流(分拨)中心、集配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科学布局冷链物流,加快整合各类快递物流公司,不断完善电商物流体系,为直播带货打破时空限制,更好推动黔货出山。一是健全电商供应链服务体系。2022年,在“1+8+30”智慧仓配网络(1个省级中心仓、8个市州枢纽仓、30个县级节点仓)的基础上,新增建成第二批县级节点仓30个,逐步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体系,进一步打通商品上下行供应链通道。截至目前,云仓累计吸引2827家企业入驻,服务产品66245个,带动黔五福、成有王记、陈薯、初好等逾1200个本地品牌销售,订单总数3501.24万单,交易额24.6亿元。每日快递上行单量平均7万余单,下行8万余单,月均销售额逾5000万元。同时有效整合电商快递物流,分别与邮政、顺丰、“三通一达”等快递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云仓平均快递成本首重3公斤以内降低至3元以内(最低降至2.2元),续重1元1公斤(最低降至0.8元),通过云仓发货快递物流首重价格下降约40%。二是完善城乡冷链设施。印发《省商务厅关于支持开展数字化冷链物流项目建设的通知》《省商务厅关于开展全省冷链数字化服务平台信息接入的通知》,支持贵州现代物流产业集团推进数字化冷链物流项目相关工作。2022年以来,共计统筹中央服务业发展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资金2.8亿元,支持清镇现代化冷链物流中心、遵义茶叶集团冷链物流仓储、黔东南银田农产品物流园、黔西南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冷链物流中心等92个农产品供应链项目建设,进一步补齐我省冷链物流短板。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用好“三个文件”等重大利好政策,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围绕“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短视频、直播电商、线上营销等新业态,加快推动新媒体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助推黔货出山,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