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要实现综合实力大提升,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在2019年基础上翻一番;经济效益大提升,旅游人均花费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奋力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加快推动贵州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全省旅游产业化推进大会(2021年6月7日)
“您到北街停车场了?稍等,马上来接!”7月14日,安顺市西秀区旧州古镇归来客栈内,老板朱光模电话不断,忙着迎接避暑游客。
“听朋友说你们家房间重新装修了,正好来体验一下。”刚进房间,在朋友推荐下入住归来客栈的湖南游客杨欣说。
“多亏政府政策支持,贷款升级了设施,对面老房也装修好了,可以喝茶和体验蜡染。”朱光模答道。
朱光模的客栈开业近10年,大家口口相传,积累了大量顾客。7月中旬,第一批避暑游客已陆续入住。
时间回到2015年,乘着家乡发展旅游的东风,在外打拼多年的朱光模返乡创业,贷款60余万元将老宅改造为旧州首家精品客栈——归来客栈。
避暑游客短住10天至20天,长则一两个月,旺季常“一房难求”。但是,经过多年的运营,也积累了一些问题。
“2016年营业至今,设施出现了老化。当年全部装成了客房,没有留娱乐空间。”“回头客”增多,朱光模有了新“烦恼”:房间设施升级和娱乐空间拓展迫在眉睫。
2022年刚还清贷款的他,面对再投入犹豫了:“还要不要投钱?”
在朱光模犹豫不决之际,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组织的乡村民宿产业发展会议,让朱光模下定决心。
“会上我就报名贷款,没这政策肯定缓两年再投。”朱光模提到的政策,是2024年10月印发的《安顺市2024年扶持乡村旅游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
方案明确,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联合中国农业银行安顺分行,鼓励农户利用闲置房发展旅居产业,对贷款30万元以内用于改建、扩建、经营周转的民宿客群,财政给予一定利息补助。
“我贷了30万元,3年期,获文旅局贴息1.1万元。”朱光模从申请到放款,不到一个月。
资金到位后,朱光模将10万元用于客房升级,20万元装修客栈对面的闲置老房。
经过半年的装修,朱光模赶在暑期旺季前,让10年老店焕然一新。闲置老房内屋设置茶室和会客厅,沿街房间改为文创店。“现在住客可免费品茶、体验蜡染等手工,丰富避暑生活。”朱光模说。
“朱光模遇到的问题,在安顺民宿发展中不是个案。”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范成荣调研发现,随着避暑旅游升温,大量闲置房改为民宿经营。但资金问题成发展堵点,尤其乡村小微业主及返乡创业者,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抵押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设施升级、品质提升和品牌塑造,阻碍产业壮大和富民增收。
“此项政策的出台,旨在解决这些堵点,实现政策为民、金融惠民、产业富民。”范成荣说,通过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不仅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还能带动就业增收。
据统计,自2024年10月政策出台以来,累计投放贷款2041万元,惠及79户乡村民宿新建、改建与扩建,贴息61.76万元。获支持项目直接带动就业超500人,人均年增收约2万元。
“此举不仅破解了行业瓶颈,更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我们将推出更多惠民政策,让更多民宿创业者敢投入、乐发展,共绘安顺文旅产业新图景。”范成荣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