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到2025年,要实现综合实力大提升,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在2019年基础上翻一番;经济效益大提升,旅游人均花费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奋力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加快推动贵州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全省旅游产业化推进大会(2021年6月7日)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专题首页 > 最新动态

黔西南:“康养+”带动多业态协同发展

2月11日,来自广西、广东的400名游客乘坐2023贵州首趟康养踏春专列,进入黔西南州各地领略自然风光,感受人文底蕴。

为大力提升黔西南州“康养胜地、人文兴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该州将陆续举办“春、夏、秋、冬文化旅游主题”系列活动,全力打造年度特色旅游新亮点,推动“康养+”多业态协同发展,让康养文旅产业持续擦亮“中国四季康养之都”品牌,助力黔西南打造成“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康养产品供给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康养后花园”“国际一流山地旅游、度假康养目的地”。

黔西南州位于北纬25度线上,有着冬暖、春早的气候特征,夏季平均气温在18.0℃至28.0℃之间,冬季平均气温约10.0℃,平均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61.17%,富含负氧离子,全年空气指数优良天数率100%。

2019年,黔西南获得中国气象学会授予的“黔西南·中国四季康养之都”称号。依托良好的先天气候条件,黔西南州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围绕春可赏花、夏能避暑、秋吹清风、冬泡温泉等优势,以绿色的生态、清新的空气、优良的水质、幽静的环境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惬意享受这天然的“大空调”、生态“大氧吧”。

黔西南的山水风光仿佛人间仙境。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途经兴义市万峰林时赞叹: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黔西南州有数不尽的奇山异石,贞丰双乳峰、兴义万峰林等一批喀斯特自然景观吸引无数游人前来一览风光。

好山好水、山水相约。作为珠江上游的红水河,由南、北盘江汇聚而成,两江横穿黔西南。近年来,黔西南州以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永久举办地为契机,相继举办中国国际皮划艇漂流大赛、中国万峰湖野钓大奖赛等山地体育赛事。以山水为媒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为黔西南实施内陆开放、发展康养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加速聚集。

2012年,国发〔2012〕2号文件给予黔西南明确的发展定位——打造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黔西南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逐渐起步;2022年1月,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支持贵州培育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给黔西南发展健康医药制造、健康养老、健康运动、健康旅游等产业再次带来新机遇。

搭政策东风,乘发展快船。目前,黔西南州五星级酒店、民宿客栈共268家,并不断推进万峰林机场、县县通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3家三甲医院(州人民医院、兴义市人民医院、州中医医院)完善,共同推进服务向更加优质的方向迈进。

此外,结合地理气候资源优势,黔西南州大力推进茶叶、油茶、蔬菜、食用菌、薏仁米、精品水果、生态畜禽等山地农业发展,为黔西南康养产业发展增添更多色彩、更强活力。

今年初,黔西南州召开“康养胜地、人文兴义”推进会,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要求全州上下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大力培育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户外运动、食品药品、医疗保健等康养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不断拓展优势、丰富业态,不断探索延伸以“康养”为主题的产业链,让黔西南“康养之都”的魅力更加凸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