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优服”党员先锋站、“东岗优帮”招聘大厅、稳就业信息监测中心、就业创业培训室、区“创客空间”、区“微创业孵化中心”……20余处功能室,上下5层、总建筑面积约770平方米,这是东湖区就业关爱帮扶中心的崭新面貌。
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东湖区以“人社优服+东岗优帮”为服务重点,奋力打造“三级双优”人社便民惠企服务圈,顺利改造完成东湖区就业关爱帮扶中心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拓展了就业创业基层服务阵地、健全服务内容、全方位提升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帮扶成效,积极主动了解并帮助企业解决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力推动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楼小助”搭建党群和政企“连心桥”
南昌市东湖区尤里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是一家营利性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为企业定向开展车工的职业培训。“人社优服”党员先锋志愿者在开展“问计问效”企业走访调查过程中,得知公司存在入驻南昌市场以来对这块的业务不熟悉的困境,立即将该企业诉求纳入“精准服务清单”,并在开展2023年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机构招投标时,专程派出懂此项业务的党员先锋队员,前往企业指导工作人员完善招投标申报材料,助力该企业以较高的综合得分通过专家评审环节。
惠企政策宣传、优惠政策补贴、审批材料指导、市场难题解决……东湖区通过探索建立豫章壹号文化科技园“楼小助”政务服务模式,设立区“人社优服党员先锋站”,为企业精准提供“人社优服”政策宣传及落实、发展对接座谈会、助企纾困、人才招聘等各类服务,全力解决好企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截至目前,东湖区已初步设立“人社优服党员先锋站”9个,发展“人社优服”党员先锋志愿者500余人,通过线上办、线下办、预约办、马上办“四个办理”服务,有效解决企业的操心事、烦心事23件。此外,积极推进“政企银”合作、开展“就业直通车”招聘会,切实解决企业资金、用工需求。
“智慧就业驿站”提供就业服务“24小时不打烊”
48岁的董家窑街道杏苑社区居民钟红红是一位灵活就业人员,在“帮工团”的宣传对接下,她通过“东岗优帮”就业援助现场招聘会,扫码注册了“东岗优帮”小程序,上传自己的求职意向,并在平台岗位库中对接了几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岗位,当天就收到企业的回复,三天便成功找到了自己满意的新岗位。
天安食街作为老南昌家喻户晓的小吃食府,重装开业后生意火爆。区就业关爱帮扶中心为解决企业用工需求以及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有针对性举办天安食街专场招聘会。现场由企业招聘人员与求职者沟通交流并设立了阅读招聘展架,家住附近的居民万宝春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便与在场企业签订了就业意向,找到了工作,他表示:“现在年纪也慢慢大了,但是事情还是可以做,这次政府开的招聘会对于我们在家比较困难的这些人,扶持力度还是很大的,这是实实在在的”。
为了更好地宣传就业相关政策和发挥“5+2”就业之家功能,切实建立起群众“家门口”的就业渠道,东湖区按照“宣传带动、资源共享、便捷高效、公益帮扶”的原则,在辖区内因地制宜、灵活科学创新打造了“智慧就业驿站”10个,群众浏览量5340余人次,先后发布岗位信息192个,开设培训班、现场招聘会、直播带岗等多样化的就业服务,有效提升了群众和企业对就业之家服务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打通“5+2”就业之家服务最后100米。
“创业大V”涵养“近悦远来”好生态
从事錾刻38年的吴刚,是东湖区首批“创业大V”主理人之一,依托“创业大V”常态长效综合性服务平台,他培养了一批得意门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他经常在“创业大V”带动就业工作室内分享创业经历、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希望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就业创业人员加入团队,为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豫章1号文化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的入驻企业,通过参与了第一期“创业大V”提升营活动,切实体会到了东湖区为创业者提供的各项惠企政策。在“创业大V”平台的助力下,航天设计院已成功取得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甲级、城市规划编制甲级、工程造价咨询甲级、安全评价机构甲级等资质。
东湖区创新建立“创业大V”主理人阵地,打造“创业大V”实践交流中心和发展产业园,成立“创业大V”联合发展协会,吸引了大批创业创新者加入东湖“创业大V”行列,助力人才和企业长足发展,成功掀起了东湖发展“创浪潮”。
自运行以来,东湖区出台《2023年东湖区深化“创业大V”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及“创业大V”10条扶持政策,吸引了大批创业创新者加入东湖“创业大V”行列。东湖区依托“创业大V”三大阵地,先后免费开展“创业+”直播宣传和带货等活动123场,“创业大V”协会成员已从最初的46家发展至500余家,有效推动招才引智工作品质化、人才发展平台体系化、“东湖惠才”工作精细化、“创业大V”队伍规模化。
东湖区始终坚持“政府办、纯公益、全链条、一站式”原则,在就业之家科学设置“微创业孵化中心”“创业+”直播中心等10余处功能空间,通过线下“帮工团”+线上“东岗优帮”小程序,构建“互联网+稳就业”新模式,打通和延伸了基层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线上线下融合通道,创新推出党建引领政务服务和“一哨联办、多方报到、一网统筹、四个办理”工作机制,紧盯企业发展难点、堵点,打出改革创新、数字赋能、服务下沉等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为促进群众就业提升优质服务,为助企纾困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