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兖州区持续深化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积极行政”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政务公开在汇聚众智、凝聚共识、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从各个角度、多个领域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优化,构建治理共同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济宁市兖州区酒仙桥街道政务公开工作概述
酒仙桥街道位于老城区,地域面积不大、人口数量不多,但是临城靠矿、沿河驻站,区域位置、人口成分、社会治理情况极其复杂特殊,配套设施相对落后老旧。通过融合政务公开与基层社会治理,做好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传话筒”和解决问题的“贴心人”,将政务公开的“神经末梢”铺设到村居、拓展至住户,把惠民政策、便民服务送到家门口,有效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真正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合伙人”。
二、政务公开对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与探索
酒仙桥街道以“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为主要目标,主动瞄准群众需求“靶心”,着力在打造平台阵地、创新优化形式、突出重点领域上下功夫,真正激发政务公开工作效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全面化建设
酒仙桥街道坚持以保障社会公众依法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为原则,通过深化政务公开延伸基层社会治理触角,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获取政府信息的合理需求,推动政务公开工作由“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的转变。
(二)以建强平台为基础,提升便民利民服务水平
酒仙桥街道在强化政府门户网站主渠道建设的同时,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等拓宽公开渠道,形成“以政府网站为主、政务新媒体全面展开、专区专栏相互补充”的大公开格局。
(三)以深化治理为目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服务型政府提倡人民民主和公民参与,实现与公众的双向互动。酒仙桥街道坚持把深化政务公开作为密切联系群众、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途径,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抓手,通过主动靠前服务与强化交流互动同向发力,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四)以服务群众为根本,推动基层政务公开提质增效
以人民为中心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酒仙桥街道通过政务公开与重点领域的结合,有重点、有方向、有抓手汇聚众智、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推动解决问题,使政务公开真正为提升政务服务质量而公开。
三、政务公开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取得的实效
一是工作体系更加规范。酒仙桥街道结合实际工作内容、工作特点,全流程全方位梳理形成了《酒仙桥街道关于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分解的实施方案》《济宁市兖州区酒仙桥街道政务公开清单目录》《2023年济宁市兖州区酒仙桥街道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全面细化和规范公开事项的名称、依据和相关内容、时间要求、公开流程、公开方式。
二是政务服务更加便捷。依照公开标准体系和公开规范,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得以规范开展,群众获取政府信息更为全面、便捷、及时。通过及时准确发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政府信息,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增强了政务公开主动性。
三是群众满意度更高。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为导向,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内容和方式;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靶向性和针对性,最大限度让群众满意,真正让群众感受政府工作的贴心、用心,提升了街道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推进基层政务公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与权利保障不协调。从目前很多单位推动政务公开的实践看,服务意识、民主意识、公开意识不强,只简单把政务公开作为一项事务性工作,没有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导致很多公开信息流于形式,干货少水分多,政务公开整体性作用不强。
二是信息供给与群众需求不对称。近年来,各级政府主动公开了大量政府信息,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群众需要。尤其是一些政策文件,内容较为专业,群众理解有偏差,影响政策的落地。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还存在以宣传代替公开的情况。
三是队伍建设与工作要求不匹配。政务公开是一项统领全局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需要专业且稳定的工作人员队伍。但是由于镇街一级工作多、任务重、人员少,政务公开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对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停留在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工作要求上,对公开工作的理解不够深入,独立思考不够。
五、进一步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建议
一是强化公开思想观念认识。继续压紧压实政务公开相关责任,以公开促落实,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服务,把政民互动作为基本形式,把公开透明作为基本原则。
二是提高政府信息供给质效。有效整合各类政府信息资源,确保法定主动公开的内容全部公开到位,加大与群众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的力度,同时,持续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及时、全面、高质量发布相关信息。
三是强化政务公开队伍建设。各级政府要结合实际,紧扣薄弱环节,认真组织开展政务公开业务培训,持续优化培训内容,不断提升政务公开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和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