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投入 加快改革 开展合作
贵阳市南明区优先发展教育
近年来,南明区提出“教育兴区、教育强区”的目标,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投入、锐意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发展成效明显。
2013年至2015年间,该区财政教育拨款共计32.4亿余元,并引入北京市的5所优质学校开办分校。今年的全市中考,该区的山水中学、贵阳二十一中、贵阳十八中的平均分位居全市公办中学前三名。
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今年6月,该区组织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进行公众满意度调查,群众满意度高达96%。
加强教育投入 确保教育均衡
为实现“教育兴区、教育强区”目标,该区出台了《南明区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南明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办学行为。为将工作落到实处,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该区主要领导经常带队到学校、教育项目工地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
同时,该区优先发展教育,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2013年至2015年财政教育拨款共计32.4亿余元。
目前,该区乡镇以上中心完小和市区学校基本拥有塑胶跑道;成为全省唯一实现区域内学校数字网络广播全覆盖的区县。
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该区坚持向农村、边远、贫困学校倾斜办学经费。2012年以来,共向薄弱困难学校发放补助3000余万元,建围墙、修校门、铺塑胶跑道,充分改善了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以前,八公里小学教学楼陈旧、顶楼漏水、水泥操场凹凸不平。去年8月,该区投入约300万元,对该校进行整体改造,给教学楼做了防水处理,操场上铺塑胶跑道。校园旧貌换新颜。
打造精锐之师 推进教学改革
为打造一支精锐的师资队伍,近年来,南明区分期组织了1000余名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等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学习培训。同期,邀请了北京朝阳区、深圳福田区、杭州上城区等地的名师到南明开展优质课观摩、名师讲座、教学研讨等活动。
此外,该区实施新任教师到农村任教、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以及县域内教师流动制度,促进了教师在城乡学校之间相互流动。此举有效提升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为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该区加大教师表彰奖励力度,对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并取得成效的学校及教职工进行奖励。据统计,2013年至2015年共发放奖励金1092万元;发放创先争优经费7090万元。
在这些制度激励下,该区广大教师不断在实践中创新教育方式。
贵阳市第二十六中教师总结出的“四步教学法”——课程导学、课前反馈、课堂助学、分层评价“四步”,发挥了较大作用。教师由传统的传授者转变成引导者、领航员,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开展教育合作 增加资源供给
近两年,该区抢抓“京筑教育合作”契机,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
先后引进了北京市朝阳区第八中学、北海幼儿园、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共5所全国知名的优质学校开办分校,占全市引进北京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50%。从整体上提升了全区办学水平。
善用外力、借梯登高!该区不断加强京筑两地教师的交流互动,请名校的骨干教师到贵阳分校任职指导办学,派本区教师到北京跟岗培训。今年,该区先后邀请了北京教育名师吴正宪、张立军、魏淑娟等开展优质课观摩、名师讲座、教学研讨等活动。
在“请进来”的同时,该区还“走出去”,组织了100余名教师到北京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