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里路干净了,旱厕改成了冲水式卫生厕所,住着舒心太多了!”初秋,黔西南州册亨县坡妹镇秧亚村村民吴通贵,站在干净的村道上感慨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变化。
自“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秧亚村以“干部带头、群众参与、机制长效”为抓手,破解乡村环境治理难题,让昔日“脏乱差”变身“洁净美”。
行动初期,面对部分村民意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村“两委”迅速组建“村干部+网格员+村民代表”三级联动整治队伍,将全村划分为8个网格片区。村干部带头清理村委会周边杂物,网格员上门宣讲政策,村民代表则以“身边人说身边事”的方式动员邻里。
“光靠‘喊’不行,得用‘激励’调动积极性。”秧亚村人口主任王彦江介绍,村里创新推出“红黑榜公示+卫生先进户评选”制度:每月对各户房前屋后卫生、杂物清理、旱厕改造等情况打分,评分结果在村公告栏“红黑榜”公示。对连续3个月上红榜的家庭授予“卫生先进户”称号,并发放生活用品奖励,让村民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短短1个月,该村就完成32处房前屋后杂物清理、18座旱厕改造及公共区域卫生死角清零。
如今的秧亚村,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硬化村道旁种满三角梅与紫薇树,竹篱笆的小菜园别具匠心。“我们的卫生清理得一干二净,现在路上只要有垃圾,大家都会主动清理。”吴通贵自豪地说。
“这次‘两清两改两治理’行动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大家积极性很高。”王彦江表示,接下来,该村将继续优化长效机制,定期开展环境整治“回头看”,要让生态宜居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鲜明底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