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贵州商学院“红途青创”实践队为青春注入“红色动能”

红色沃土孕初心,青春笃行担使命。作为红军长征菜籽坳战斗的重要纪念地,贵州金沙木孔镇既承载着“不怕牺牲、灵活担当”的革命记忆,更是新时代青年感悟初心、践行使命的红色课堂。

贵州商学院文化旅游学院“三下乡”红途青创实践队循着历史足迹而来,以拜访老支书、聆听“行走的思政课”、祭奠革命先烈、重走一段长征路为实践载体,在沉浸式红色研学中传承长征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为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走好青春长征路注入红色动能。

实践队大合照

听老支书忆革命岁月

感悟红军精神内核

在木孔镇信安社区,实践队员围坐于老支书敖启贵身旁,听他回忆烽火岁月。谈及过往,老支书总会抬手指向菜籽坳战斗遗址方向,仿佛当年红军冲锋的场景仍在眼前。他的讲述没有复杂细节,却满含革命年代的赤诚:彼时环境恶劣、物资短缺,党员与红军始终秉持“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信念冲锋在前,心中始终装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初心。这些朴实而有力的话语,让队员们深刻读懂红军精神的核心要义,更在心底种下坚定信仰的种子,为青年走好未来道路指明方向。

老支书敖启贵为实践队讲解红色革命历史

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明晰青年使命担当

在信安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陶红的带领下,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在菜籽坳红色遗址旁开讲。陶红以菜籽坳战役为核心展开讲解:1935年,红九军团面对7倍于己的黔军追击,虽上级指令为“隐蔽行军”,但罗炳辉将军灵活调整战略,带领战士们设伏敌人,最终以不足3000人击溃敌军7个团,创下以少胜多的战斗奇迹。 

陶红为实践队上思政课

陶红结合党纪进一步解读:“红军当年的‘果断调整’,绝非无纪律地蛮干,而是基于战场实际的灵活担当;如今的党纪党规,既要求我们严守底线,也鼓励在原则框架内主动作为。这场战役启示我们,遵守纪律不是墨守成规,而是要像当年红军那样,以责任与智慧践行使命,这正是新时代党员应有的纪律自觉。”这番讲解让队员们对使命担当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纪念碑前诵初心

告慰先烈“这盛世如您愿”

当薄雾漫过木孔镇山尖时,实践队员手捧亲手折叠的白花,整齐列队走向烈士纪念碑。手中的白花承载着敬意,轻轻放置在碑前,碑身铭文在晨光中更显庄重,默默诉说着革命的壮烈。

实践队员向红九军团菜籽坳战斗遗址胜利纪念碑献花

“长征路上的足迹跨越艰难险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集体朗诵《盛世中国》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字句铿锵间满是青年与先烈的隔空对话。队员们以此种方式向长眠于此的英雄传递心声:当年你们用生命守护的家国,如今山河锦绣、百姓安康;你们未竟的事业,正由我们这代青年接力传承,这盛世,如您所愿!

实践队在红九军团菜籽坳战斗遗址胜利纪念碑前朗诵《盛世中国》

重走一段长征路

迈出青年新长征步伐

“大家跟紧些!前面就是当年红军伏击敌人的地方!”炎炎烈日下,陶红带领队员们踏上菜籽坳战斗遗址的石板路,开启“重走一段长征路”的行程。脚下的石板斑驳不平,仿佛仍留存着红军行军的足迹;沿途的拐子洞、忠魂泉、关牛洞等,每一处都记载着“不怕牺牲、智慧抗敌”的革命故事。队员们汗湿衣衫却无一人掉队,大家深知:此刻走的不仅是一段历史道路,更是在亲身体验当年红军“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品质。

实践队重走红军长征路

走完这段路程,队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时代的“长征路”,或许没有枪林弹雨,却肩负着乡村振兴的重任、文化传承的使命。未来,将以老支书口中的“坚守”为底色,以党课里的“使命”为指引,把在木孔镇收获的红色力量,转化为走好青年新长征路的坚定脚步 ——不忘来时路,方能行稳致远;心怀赤子心,方能不负时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