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集系列微纪录片《山海长虹—贵州桥梁博物馆》由贵州省广播电视局指导,贵州广播电视台节目指导中心精品制作工作室制作。
一座大桥如彩虹般跨立在激流之上,连通两座山头,直通黄大发所在的村庄,这座大桥正是大发渠特大桥。
黔剧《天渠》讲述了时代楷模黄大发历经36年,带领群众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跨3个村的“生命渠”的感人事迹。
三十多年前黄大发带领村民绝壁凿渠,凿出了一条地跨3个村、长近万米的“生命渠”,为团结村村民带来了生机。在渠边,以“大发渠精神”命名的大发渠特大桥,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天桥”。
曾经为村民带来无限新生机的大发渠,也给大桥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用水。
经过1400多个日夜的建设,大发渠特大桥建成,2022 年 12 月 15 日,随着黄大发洪亮的声音,仁遵高速公路正式开通试运行,大发渠特大桥也投入使用。
大发渠特大桥全长 1427 米,主跨 410 米,桥宽 33 米,双向六车道,为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大桥主拱共设有 56 个节段,单个节段最大吊装重量达 240 吨。整座桥重量超过当前 " 世界最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 " 的平罗高速大小井大桥,是世界上同类型桥梁宽度第一的大桥。
黄大发老支书曾说过:“无论是修渠把水引进来,还是修桥让村民走出去,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自从仁遵高速的通车,不仅为村民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也能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和农土特产外销,为老百姓增收致富提供重要交通保障。
绝壁凿渠引出希望之水,天堑建桥通开放之路。贵州桥梁人“因地制宜”,将“大发精神”融入大桥建设,“大发桥”与“大发渠”交相辉映。桥语花香看贵州,看的不只是桥的恢宏壮阔,看的也是贵州人的不畏天险、奋勇拼搏的精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