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镇绿塘村人声鼎沸,第三届“双节同庆·月圆盛世·糍香绿塘”乡村文化糍粑节再现传承300余年的绿塘河糍粑会盛景。红糖、艾叶、油炸等数十种口味的糍粑飘香街巷,打糍粑的号子声与游客的欢笑声交织,古老民俗与现代乡村旅游在此碰撞出别样火花。
在绿塘村主会场,十余组石碓窝沿街排开,当地村民手持木槌示范捶打技艺,游客们争相上阵体验。“糯米要趁热捶才够黏,力道得均匀。”68岁的村民王大爷边指导边介绍,这种古法打糍粑技艺在绿塘村已传承三百余年。刚捶好的糍粑裹上黄豆面,入口软糯香甜,来自重庆、贵阳等地的游客纷纷表示:“超级好吃!”

除了传统体验,本届糍粑节新增多项特色活动:打糍粑比赛中选手们挥槌竞速,汉服爱好者穿梭在“月映山河”主题灯饰间,星空露营地的糍粑派对则让年轻人直呼“新潮”。夜幕降临时,篝火燃起,村民与游客围着篝火跳舞,非遗技艺展示区的传承人仍在灯下演示糍粑制作秘诀。
在“舌尖上的乡愁”农特市集上,卤鸭、辣椒酱、月饼、柚子、手工糍粑等特产琳琅满目。绿塘村村民张大姐的摊位前人头攒动:“三天卖了两百多斤糍粑,还接到十几个预定单。”据了解,市集汇集周边村落30余种农特产品,既满足游客购物需求,更帮农户拓宽销路。

据悉,绿塘河糍粑会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由“平播”战争时期的江西籍军官传授技艺,逐渐演变为当地中秋特色民俗。如今,这一习俗通过糍粑节实现创新传承:遵义师范学院师生带来的文艺演出增添青春气息,农耕文化小课堂让孩子们了解糯米种植知识,“摇糍粑”(摇骰子赢糍粑)等传统游戏则让老习俗焕发新活力。
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糍粑节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通过“非遗+旅游”模式,不仅让有三百余年历史的“糍粑会”重焕生机,更带动绿塘村发展民宿、餐饮等配套产业,今年国庆期间接待游客量较去年增长30%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