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乡村行看振兴
【乡村行 看振兴】大龙经开区:做强特色产业 “柚”见和美乡村新图景

产业兴旺是加快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务工增收、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强力支撑。近年来,大龙开发区坚持把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挖掘地域优势资源,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创新联农兴农发展模式,有序推进“强村”与“富民”齐头并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眼下,正值冬收冬种的重要时节。走进大龙开发区南宁村三岔组仙柚种植基地,看见漫山遍野都栽种着仙柚树,一个个色泽金黄、圆润饱满的柚子挂满枝头,村民们正挑着竹筐在仙柚林里来回穿梭,精心采摘成熟的柚子,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去年,雨水较多,管护得不够,400多棵仙柚树只收了近18000斤柚子,卖了近40000元。今年,我们及时对仙柚树进行剪枝、除草、施肥、梳果和防病虫害,仙柚树长势很好,挂果率较高,个头品相都还不错,产量有所提高,按照现在3元/斤的价格售卖,预计有50000元的收入。”该村村民许玉金看着自家仙柚林笑着说,“我们坚持用水溶性有机肥给仙柚树施肥,这样不会让土地出现板结,有助于树的根系吸收营养物质,促进果树健康生长,种植出来的柚子才能香甜可口、饱满多汁。今年,我们在管护好原有的6亩果树的基础上,又嫁接了100多棵幼苗,准备再栽种2亩地,等到全部挂果丰产以后,估计一年能摘柚子25000斤以上。”

南宁村始终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进行统一规划发展、统一包装设计,建立以三岔组为中心的仙柚种植基地,倾力打造“南宁三岔仙柚”品牌,并按照人带人、户带户、组带组的方式,将仙柚发展成为乡村特色产业。经过近20年的培育发展,该村已经完成规模性种植和特色品牌打造,现有仙柚种植户200余家,占比50%以上,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大丰收”。

11月27日,在大龙开发区大龙街道南宁村村委会,一场生动有趣的直播带货正在进行,只见该村党支部书记罗荣正拿着刚采摘的柚子,热情地向网友介绍:“今天向大家推介的是我们南宁的仙柚,外皮光滑、颜色金黄、肉质细腻、甜中带点微苦,果汁多,下面我们会定点发福利,整点的时候,五分钟内抢购的将享受一元一单的优惠。”

线上宣传、线下售卖,在直播间里,主播通过现场试吃、实时互动等方式介绍仙柚的生长环境、口感等,活跃直播间氛围,解答网友疑问。“我们的仙柚都是农户自己种植的,共种植了1000余亩,现场采摘、线上下单、线下发货,全过程我都是现场监督。”罗荣说。时下,正是仙柚采摘时节,在南宁村三岔组的仙柚林里,连绵起伏的山上种满了柚树,沉甸甸的柚果缀满枝头,淡黄色的仙柚迎风飘动,柚农们正抢抓好时机,忙着采摘、外运销售,供应市场。

“这个柚子很甜,水分很多,我买了9箱。”网民杨先生从直播平台看到金灿灿的柚子,忍不住驾车来现场购买,体验采摘的乐趣。“才直播两个半小时就有30人购买,通过直播成交45单,销售仙柚400斤左右。”罗荣说道,“今天进行带货直播,销量一下就上来了,直播的效果非常好,不断有网友关注我的直播号,希望继续开展直播。”

据悉,自今年仙柚成熟上市以来,南宁村共开展了2次直播带货,线上成交180余单1500余斤,线下成交700余单5000余斤,销售额达9000多元。通过开展直播带货,让长在深山的仙柚走进千家万户,不仅帮助农户增收,也增加了南宁仙柚的知名度,让仙柚产业能够有产有销,达到产业振兴的目的。

“仙柚是村里的特色示范产业,村民们不仅可以靠它增收创收,还可以根据农事时令,套种或者间种土豆、玉米、辣椒、黄豆、油菜等作物,在防止土地非农化非粮化的同时,提高了土地空间利用率,达到了‘一地多收’的良好效果。去年,我们通过举办仙柚采摘节,有效拓宽了线下销路,增加了‘南宁三岔仙柚’的品牌效应,现在很多老客户都纷纷上门或者电话订购。今年,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的推广方式,进一步提高仙柚销量和品牌知名度,让更多客户品尝和了解我们村的仙柚。”罗荣说。

未来,南宁村将坚持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以产业增效、生态增值、群众增收为导向,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挖掘培育优势产业,做强做优仙柚、草莓、生态鱼等特色产业,努力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致富互利共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