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麻江 迎“蓝”而上创造“莓”好未来

游客在蓝莓花海打卡。 (本版图片均由麻江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五年来,麻江县围绕省级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州级十大产业和县“1258”主导产业,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全力打好主导产业“阵地战”和林下经济“突围战”。

蓝莓完成种植8.2万亩,调减低效作物成效明显,建成3个蓝莓产业万亩镇和17个千亩村,建成样板坝区2个、达标坝区16个。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成功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获得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

蓝莓发展有助力

2021年麻江县蓝莓产量达3.1万吨,产值约5.8亿元,全县种植面积达8.2万亩。

麻江厚植“生态优势”、做全“生态链条”、做强“生态经济”,聚焦科学技术转化中心、蓝莓深加工中心、大数据应用中心三个中心,全力打造集农产品培育、特色食品加工、旅游服务等为一体的生态产业链。全方位发展蓝莓绿色生态产业,推动农业产业、产品精深加工业、旅游业等稳步健康发展。

“4月份设备就可以调试生产了,能在今年蓝莓收获季正式投产。”在已见雏形的麻江县蓝莓交易中心里,一条新的复合型生产线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麻江县农文旅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周蔚说,这意味着麻江蓝莓深加工能力又得以提升。

麻江县蓝莓产业的发展是一场精心谋划的“接力赛”:随着时间的变换,投入的不断增长,蓝莓产业发展也在各种助力中逐渐完善。

从1999年发展至今,“麻江蓝莓”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全国县级单位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和中国南方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县。麻江也是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2019年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县。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蓝莓精深加工商品也越来越受欢迎。为了将蓝莓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从2018年起,杭州市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机制优势,帮助麻江县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分阶段投入实施蓝莓产业建设。

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杭州市滨江区共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7366万元,发展建设了蓝莓育苗育种基地80亩,蓝莓种植基地4574亩,冷库5000方,蓝莓加工厂8000方。同时,延伸发展蓝莓林下养蜂3000箱。

从杭州市接过东西部协作接力棒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在杭州东西部协作帮扶建设冷库的基础上,投入1100万元,新建了5700平方米蓝莓交易中心大楼。目前,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项目建成后,麻江将成为辐射贵州乃至国家西南片区的蓝莓交易集散地,吸引众多采购商前来对接交易。

蓝莓花开有“蜜”诀

时下,麻江县8万余亩蓝莓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蜂农也在抢抓连日来的好天气,采收蜂蜜。

在麻江县蓝梦谷景区,漫山遍野的蓝莓花香飘四溢,每走一处,都能看到蜜蜂飞来飞去,盘旋于蓝莓花上采蜜。

“麻江开发的蓝莓蜜,口感相当好,营养成分比例很高。”麻江县蓝之灵山地特色农业产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吴小根高兴地表示。

近年来,麻江依托稳定的蓝莓蜜源,大力发展蓝莓林下养蜂,在提高蓝莓授粉率、促进蓝莓增产提质的同时,将蓝莓花开的空窗期转变为产蜜“生金”的黄金期,走出了一条蓝莓产业和养蜂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道路。

通过数年有计划地发展,麻江县实现了蜜蜂养殖、蜂蜜质量、产品加工和品牌打造的“四统一”,进一步提升了蓝莓蜂蜜知名度,让本土企业“抱团发展”。

为了确保产业发展质量,提升产业发展档次,麻江县还依托龙头企业,推行“国有企业+农户”组织方式,签订养蜂托管协议,农户每年每箱可获得48元分红。

“我养蜂3年了,去年仅蓝莓蜂蜜就采有500余斤,各种蜜总产量差不多有3000斤左右,采的蜜均由县农文旅公司收购,销量不是问题,去年收益达20万元以上。”蜜蜂养殖户文有江说。

麻江县始终坚持以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的基石,努力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

目前,麻江全县蜜蜂养殖有18000余箱,年产蜂蜜20吨,实现产值1000万元,带动养蜂农户265户,户均增收1.5万元,利益联结农户720户,户均分红增收500元以上。

蓝莓加工有效益

洗果、捡果、打浆、杀菌、灌装……位于麻江县蓝梦谷景区的贵州蓝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蓝瑞)蓝莓果汁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操控仪器进行生产。

贵州蓝瑞主营蓝莓果汁、蓝莓红酒、蓝莓原浆等系列产品,拥有6条蓝莓产品自动生产线,年产能达3000吨左右。“每年我们向农户收购900多吨蓝莓,一部分鲜果经初加工为冻果后直接销售给省内外下游厂家。”贵州蓝瑞负责人徐先群说,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带动当地农户实现增收。

去年,贵州蓝瑞销售额达1500万元,售出“蓝笑”牌蓝莓果汁20多万瓶。“春节前后是销售旺季,1月份我们就实现了200万元的销售额。”徐先群说,目前订单不断,公司正加班加点,今年一季度300万元销售目标基本完成。

“线上+线下”齐发力,拓展省内外市场。2021年6月份,贵州蓝瑞开始布局线上电商销售,在天猫、淘宝开设旗舰店。“目前三分之二的销售额来自线上,今年我们还打算开启直播带货,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徐先群认为,线上销售成本较低、见效快,待线上布局完善后,公司将争取在各大商超、便利店上架自己生产的蓝莓产品。

前不久,麻江县还与广东豪养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蓝莓深加工产品销售战略协议,意味着麻江县蓝莓深加工系列产品“出山”,迈上了新台阶。

“蓝莓采摘后就被加工成蓝莓果干、蓝莓汁、蓝莓果粉、蓝莓果酱等系列产品,只有树立统一标准,才能更有利于蓝莓产业集聚发展。”徐先群说,麻江通过打造“麻小莓”公共品牌,让蓝莓企业统一使用公共商标,进一步提升了蓝莓产品的知名度,让本土企业“抱团发展”。

2021年,麻江蓝莓品牌“麻小莓”跻身全国知名农产品品牌百强榜单,“蓝笑”的知名度也随之打开。

“‘麻小莓’是麻江蓝莓品质的保证,我们所有的蓝莓产品包装上都有‘麻小莓’和‘蓝笑’商标。这让消费者的认可度更高,更愿意购买。”徐先群表示,依托“麻小莓”公共品牌,本土企业实现了抱团发展,产品质量更有保证,市场更容易打开,企业发展更有底气。

以蓝莓加工为基础,强力推进蓝莓产业“全链条”发展,坚持“生态+”,打好“标准体系、高端产品、产权保护”组合拳,麻江蓝莓精深加工产业链日趋完善。

特写:蓝梦谷风景区 游客纷至沓来

近日,随着蓝莓花期到来,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黔东南州麻江县蓝梦谷风景旅游区观看。这里游客云集,自驾旅游的小车沿景区公路排起了长队。

“今年蓝莓花开得特别好,让许多人慕名而来。蓝莓是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麻江县文广局局长龙见琪说。

麻江蓝梦谷,是依托蓝莓产业、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而建设的集蓝莓采摘观光体验园、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星空露营基地、地球仓特色民宿等项目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这个旅游业高速发展的时代,会出现各种各样特色旅游景区吸引游客。”龙见琪表示,“农旅融合”就是麻江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

近年来,麻江县紧抓国家和贵州省对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视与扶持契机,结合地域和产业优势,围绕农文旅康融合发展思路,精心谋划了麻江特色产业布局和城镇建设,打造了一批具有产业基础、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特色小镇。并以点带面、串珠成链,逐步形成了凯都经济带上的特色城镇集群。

同时,麻江还启动了以传统养生养心文化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药谷江村大健康康体医药文化区、民族文化与养生养老相融合的乌羊麻嘎尤苗寨养生养老园、山地运动与森林康养相融合的乌卡坪生态蓝莓产业园,以及文化创意和绿色生态相融合的蓝莓创意工坊等项目建设。

通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创建,麻江县为凯麻同城、凯都一体塑造了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高级形态,并搭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高端平台。

2021年1月5日,黔东南州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现场验收了多个景区的景观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验收通过后,麻江乌羊麻苗寨景区、麻江药谷江村景区和麻江瑶韵河坝景区成功申报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去年,依托麻江县乡村旅游节暨蓝莓文化节、品菊季等活动的举办,全县共接待游客302.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84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