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阳国际陆港内龙门塔吊平稳作业,集装箱装卸井然有序,一条条轨道通向远方。作为贵州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平台,贵阳国际陆港连接多条铁路、公路干线,集货物集散、仓储、中转、通关等功能于一体,成为贵州对外开放的关键枢纽。
“从轮胎、电视机、汽车零配件等大小件到吉他、抹茶贵州特色产品通过中欧(中亚)班列出口至欧亚大陆,展现出‘贵州制造’的国际竞争力。”贵阳国际陆港公司事业部部长汤明剑介绍。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要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要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中欧班列从贵阳国际陆港驶出
不沿边、不沿江、不沿海,境内山脉众多,喀斯特地貌纵横,高山峡谷阻隔,贵州开放发展困难之多,一度令人难以想象。
如今,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9000公里、高铁总里程突破1800公里,开放在风驰电掣的速度中勇往直前;“村超”“村BA”“黄小西吃晚饭”引世界关注,开放在攀升的客流里相拥相携;“大小件”出山越海续写新的传奇,开放在破浪前行的“贵州制造”里奋勇争先。
多列高铁正行驶在大桥上
从贵阳直达中亚班列首发到“贵州余庆—重庆涪陵”集装箱班轮开航,再到贵州首条国际货运航线开通……贵州持续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建设多向衔接开放通道,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通开放“大动脉”,贵州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
贵州正以“闯”的魄力突破地理桎梏,以“融”的智慧链接国家战略,以“创”的勇气重塑发展逻辑,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引擎驱动下,正从“三不沿”省份变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鸟瞰鸭池河大桥
通过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成渝双城经济圈创新生态和“一带一路”全球化布局,贵州不仅实现了交通网络、产业能级、贸易规模的跃升,更是探索出“内陆开放+数字经济”“生态优势+绿色产业”的特色路径。
当前,贵州以高水平开放为支点,撬动改革纵深推进与发展动能转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彰显全方位开放格局中的独特价值与蓬勃生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