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贵州省文化厅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省文化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文化部的关心指导和有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重大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立项积极推进。提出了新建贵州省美术馆、贵安新区省级文化中心等相关设施建设项目规模、体量、功能设计初步方案。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及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大力推进。下达中央补助我省免费开放专项经费9328万元,用于开展“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共补助地级“两馆”9个、县级“两馆”8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48个,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和归口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完成了25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购置任务。资助建设6个村级文化活动室,投入资金60万元。加强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加快县级“两馆”维修改造。完成了44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9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任务。继续实施“数字图书进农家”工程,为300户农民家庭配送电脑及数字资源。完成了22个县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维修改造任务。组织省级专业文艺院团赴晴隆、德江等县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共7次;我省选送的9个节目在第十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上获得2金2银3铜和2个优秀奖的好成绩;选送的两个小品(遵义市群艺馆的《乡村喜剧》、铜仁市群艺馆的《母亲的心愿》)入选参加“天穆杯”全国第三届“新农村、新文化、新风尚”小品展演;组织开展了第十六届“群星奖”评选工作;举办的“农民工子女免费艺术培训班”被文化部授予“农民工文化服务示范项目”称号;分别举办了妇女、儿童专题文艺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老年文化、“四进社区”、“文化助残”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古籍保护工作。

  二、艺术创作方面

  组织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我省苗族舞蹈《水姑娘》、苗族原生态歌曲《水歌》及《侗族大歌》等参加了6月份在京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演出;我省参演节目之一《天蝉地傩》获“音舞类剧目”金奖,导演、舞美、音乐、演员等多人获个人大奖;贵州民族歌舞集《原色》获得表演金奖,《锦鸡舞》、《跳脚》荣获最佳节目奖、最佳演员奖、最佳新人奖以及导演奖、编剧奖、舞美奖,《芦笙阵》、《踩鼓》获得节目奖。 我厅牵头,与省文联、省人社厅共同承办了第五届贵州省政府文艺奖评选工作,共计86件文艺作品入选该奖项。10月,我省选送的大型精品话剧《天地文通》赴京参加文化部主办的“讴歌伟大时代,艺术奉献人民——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获圆满成功,受到领导、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我厅组织排演的文艺晚会《多彩贵州·秀美金州》在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的情况下,出色完成演出任务,回良玉副总理和省市主要领导等观看后给予高度评价。

  三、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方面

  大力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苗族村寨、侗族村寨、万山汞矿遗址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入选数并列全国第二位。完成列入2012年文化遗产保护“百村计划”的黎平县堂安村、印江合水传统造纸生态博物馆和乌当渡寨音乐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设计方案的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研究中心建设正式启动。指导、主持完成了黔东南州11个苗族村寨及黔、湘、桂三省(区)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5个侗族村寨的文本编制;组织实施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组织编制和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修复和安、技防方案40余项,获国家文物局批准35项;组织编制、审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方案24个,指导实施了铜仁东山古建筑群等30余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指导安顺文庙等5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组织验收了8处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完成30余项建设工程用地范围内文物调查及保护方案编制工作;会同省住建厅评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15个,赤水丙安历史文化名村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公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推进。顺利完成全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自查工作;开展了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工作;经过多年努力,黔东南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取得成功;黔南水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工作积极推进;圆满完成《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政府阶段立法调研和起草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2012年5月1日起施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组织我省相关非遗项目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展等。

  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

  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始进入常态化运营;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劵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我省首家创业板上市的网络文化企业;贵州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4.75亿元,以该公司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顺利推进;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经营的《多彩贵州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遵义奇利动画影业有限公司、贵州光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贵阳子墨动漫有限公司、贵阳知行文化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动漫企业发展迅速。贵州文化广场项目累计到位资金4.75亿元,完成前期投入约3亿元,省北京路影剧院改造项目积极推进。参与承办了“2012(第六届)亚洲青年动漫大赛暨中国(贵阳)卡通艺术活动”;积极配合省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完成“2012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第二届中国国际酒类博览会”、“第五届中国·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暨2012中国·凯里银饰刺绣博览会”、“第七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的筹备举办。完成了全省文化系统2011年度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贵州光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被文化部认定为动漫企业。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获第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积极推进文化产业项目的收集整理和对外招商推介工作,先后参加了我省赴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三地招商、“中国贵州·世界500企业合作发展座谈会”、“中国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活动,对我省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推介。

  五、文化市场监管方面

  积极开展平安文化市场保障行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文化市场联合执法检查和迎接党的十八大文化市场保障行动,严厉打击违规行为,查处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典型意义的案件。省文化市场稽查总队查办的相关案件被文化部评为2012年度全国文化市场重大案件,贵阳市南明区文化综合执法大队查办的“‘5.16’侵犯音像制品著作权和贩卖淫秽音像制品案”被评为2012年全国文化市场十大案件。对校园周边文化市场进行了重点整治,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开展动漫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有力打击了动漫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加大演出市场监管力度;有序推进网吧连锁工作,全省网吧连锁率达到30%。大力开展艺术品经营单位备案工作,全省艺术品经营单位备案登记达356家。与文化部市场司共同主办了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师资培训班,省文化市场稽查总队主办了2012年网络执法以案施训培训班,提高了参训人员执法能力,收到了良好效果。规范统一了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工作服装,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形象建设得到加强。

  六、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方面

  2012年,我省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共计38起,661人次。涉及美、法、德、日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其中,出访31起579人次,来访7起82人次。与上年相比,交流项目数和出访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加。2月,我厅组织的“中华风韵——多彩贵州风”大型民族歌舞赴澳大利亚、新西兰成功巡演。7月,“多彩贵州风”赴日本东京、大阪、佐货举行巡演活动;之后又赴美国芝加哥、休斯敦、迈阿密、纽约演出。7月至8月,黔东南州歌舞团公司及从江县民族艺术团一行34人前往法国参加蒙特利尔艺术节等6个法国艺术节。9月底至10月初,应美国华盛顿华人社区联盟的邀请,组团赴美举行了“美国华盛顿中国文化节·贵州文化周”演出和展览。11月,贵州地扪侗族文化生态工作室获美国总统艺术人文委员会在白宫举行的第15届“国家艺术人文青年活动奖”。

  七、文化体制改革方面

  全省文化系统承担改革任务的国有文艺院团共23家,其中:16家转制为企业,7家撤销,全部注销了事业法人,核销事业编制2127名。同时还注销了贵州省文化演出中心和省直4家剧场(院)事业法人,核销事业编制170名并转制为企业。我省成为全国率先完成国有文艺演出院团改革任务的8个省份之一,全省文化系统8个单位、17名个人被中宣部、文化部表彰为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省博物馆、省图书馆、省文化馆等省直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积极推动内部机制改革,省图书馆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工作稳步推进,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八、机关自身建设方面

  一是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厅党组就省直文化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有关会议精神进行了周密部署,在省直文化系统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的热潮。文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文化系统改革发展实际,抢抓机遇、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在建设文化强省的征程上迈开了新的步伐。二是科学谋划、突出重点,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按照“五个好”标准和“五个一”要求,结合省直文化系统各基层单位的工作性质和任务特点,研究制定了符合省直文化系统各基层支部实际、操作性强的分类定级标准。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对排查出的问题,各级党组织分别向上级党组织和群众作出公开承诺,限时挂牌整改。通过整改,基层党支部实现转化升级,达到了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目标要求。三是精心组织,注重实效,扎实推进“帮联驻”工作。深入德江县合兴镇开展帮联驻工作,制定了驻村“十项任务”,成立了联乡驻村工作队、工作组和临时党总支、党支部,真抓实干,真心帮扶,取得实效。一年来,全厅联乡驻村干部帮助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好事60多件,落实帮促资金70多万元。

  此外,全年完成各类干部培训近200人次,完成年度干部培训任务。推荐各类人选25名。认真执行党的干部人事工作政策,组织开展了文化系统人员招录、选调、职称评定、干部任免等工作。厅机关计财、老干、机要、保密、档案、信访、政务公开等工作有序运行,较好保障了文化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2013年2月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