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要求,现向社会公布2015年度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一、概述
2015年以来,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黔府发办〔2015〕18号文件要求,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以增强政府部门透明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要求,坚持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突出公开重点、丰富公开内容、完善公开机制,全力推进我局信息公开的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
(一)强化组织领导。根据机关人事变动,及时下发了《关于调整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明确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领导任副组长、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形成了由局办公室实行集中统一归口管理、各处室积极配合的工作常态。
(二)强化工作保障。局办公室建立AB岗工作制度,2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配备了电脑和照相机、录音笔等设备和器材,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有效保障了必要的经费支出。
(三)强化职责履行。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案、任务目标、具体措施和责任处室并认真组织实施。不定期召开局长办公会议、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做好办事公开工作的具体措施,解决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四)强化机制保障。为建立与办事公开相适应的高效廉洁的运行机制,我局分别制定了《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务公开监督举报制度》等相关制度,明确和规范了全系统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发布协调和保密审查等工作制度,从制度上保障了公开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建立完善了网站信息发布登记备案制度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制度。
(五)开展专题培训。为推进全省工商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业务水平,2015年10月14日至16日,我局举办了一期全省工商系统办公室主任培训班,来自各市(州)工商局、贵安新区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特区)工商局(市场监管局)办公室主任共120人参加了培训,邀请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国家工商总局办公厅的专家进行专题培训。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在行政权力运行公开方面。在2014年清理基础上,根据省政府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新要求,并按照省行政审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政府法制办)今年清理工作部署,我局对行政许可事项再次进行清理,将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项目审批及外商投资广告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审批由原来的行政许可转变为备案。目前我局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共7项,全部为法律、法规、规章明确由省级工商机关办理的事项。梳理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在2014年公告的权力清单基础上,根据法律法规修改情况和牵头单位(省政府法制办)具体要求,历经四次调整修改,修订完成了2015年度《权力清单》(修订后的权力事项共34项)并及时向省政府法制办进行了反馈;按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双单合一”要求,以新梳理完善的权力清单为基础,及时制定了我局责任清单,明确了每一项职权的运行流程和各环节责任,为全局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全面履行法定职责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在公共服务信息公开方面。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及时修订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框架,明确公开栏目职责分工。实现具有相对稳定性或经常性的信息长期公开、阶段性信息定期公开、临时性信息随时公开,并把群众普遍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内容,在门户网站上开设了 “企业信用公示”、“行政处罚公示”、“网络市场监管”、“12315维权”等十余个专题服务栏目。并设置了“网上办事大厅”、“公务咨询”、“微企咨询”的栏目在线办理、在线查询业务,丰富了业务办事指南及表格下载功能,进一步方便了群众的使用。下一步,我局将逐步完善在线办事平台,实现信息的有机整合和有效共享,建设成为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和办事公开的应用平台。
(三)在提高办事效率方面。我局创立了“三通”(材料齐备,符合法定形式,即时畅通;要件具备,不违反法律法规,可以补正,适时变通;材料不具备,不符合法定形式,及时沟通)服务机制, 2013年以来全面推行了“审核合一”制(即受理、审查、核准、发照由一个窗口1人完成)。向全社会承诺缩短办事时限,大幅提高办事效率,将企业设立(变更)登记办理由法定的15至30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办结,年检和名称预先核准由法定的5至10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办结,广告经营许可证和固定印刷品广告的审批办理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办结。对外承诺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60%以上。在向公众承诺的时限内按时办结率达100%,提前办结率达99%,当场办结率达80%以上。
(四)财政资金信息公开方面。近年来,我局严格按照省政府相关要求,及时公开了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每年的财政预算、决算及“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通过财政资金信息的公开,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切实建立廉洁、透明、高效的服务型政府部门形象。实现工商机关行政事业性“零”收费。目前,全省工商系统全面停收和免征了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
(五)机构职能信息公开方面。我局依托门户网站打造高效便民的门户网站综合服务平台,及时将我局基本信息、法定职责、内设机构、领导分工、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箱等向社会公开,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提供办事指南、具体的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依据、办理时限。
(六)加强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建设。 我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工商总局、省政府关于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工作规定,对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每一条政府信息都严格进行保密审查。对全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进行了专项自查,确保保密的信息不公开、公开的信息不涉密。
(七)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准确把握《条例》内涵和《意见》要求,明确“一事一申请”原则,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的受理和答复工作,同时对有关记录保存备案。对于申请事项不属于本单位信息公开范围或无法按申请提供信息的,主动与申请人沟通,做到依法有据、严谨规范、慎重稳妥。今年以来,我局共收到依申请公开申请14件,已在规定时限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截至目前,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而导致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三、丰富公开形式
我局努力创新政府信息公开载体,积极探索与门户网站相结合的其他公开形式,实现公开平台多元化。通过设立各级政府信息公共查阅点,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栏、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上刊(播)新闻稿件,制作形象宣传片、宣传册、宣传海报等方式,构筑了形式新颖、多层次、立体化的政府信息公开体系。
(一)应用新媒体扩大信息公开的传播范围。我局先后开通了 “贵州工商”官方微博、微信,率先在贵州省直机关开启“双微互动时代”。截至2015年底,我局官方微博累计发布信息3481条,日均发布3.2条次每天;发布商事制度改革、注册资本改革、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工商重要改革资讯243条,增设国内要闻、省内要闻及工商要闻等多个话题,及时传递各类大事要事,丰富贵州工商官方微博发布内容;及时有效处理各类重要咨询和网络舆情241条;40多条微博信息被省政府办公厅官方微博“黔办之声”转载或评论,“贵州工商”官方微博受关注度和知晓度持续增加,服务群众的职能日益显现,多次受到网友好评。2014年5月28日,贵州工商官方微信(注册ID:gzsaic;注册名称:贵州工商)正式上线运行。该微信设置了“工商动态”、“工商服务”、“工商互动”3个栏目和“信用查询”、“直通交流台”等13个服务项目,实现了手机端查询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工商业务在线咨询、工商办事指南在线观看的目标。截至目前,贵州工商官方微信累计关注人数8935人,累计推送微信信息45期360篇,收到用户有效提问362条、互动消息311人次,累计回复互动消息300余次。“贵州工商”官方微博被腾讯公司评为“2013年度贵州省十大政务微博”。“贵州工商”官方微信被腾讯政务服务微信公众账号首次推荐为西南地区最值得关注的政务微信之一。2015年9月,我局发布的“商事制度”改革系列宣传报道,获全省“贵州百件微传播作品”奖,被省委宣传部、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表彰为最佳组织奖。
(二)加强主流媒体的信息发布,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影响力。2015年,我局在人民日报、中国工商报、贵州日报、当代贵州、贵州电视台、贵州政协报等中央、省级媒体刊(播)发新闻稿件100余篇,为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四、加强政策解读
商事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今年全国性的一项重大改革。为使这些政策得到有力有效的宣传推广,达到家喻户晓,我局坚持把“部门解读的准确性、专家解读的权威性、媒体解读的可读性”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各方力量,采取措施积极解读政策、回应社会关切,加强对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省政府7号文件出台后,我局举办了关于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新闻发布会2次;在省局门户网站刊发关于商事制度改革政策解读文章30多篇;同时在省内报刊、电视、广播、网站全方位进行政策宣传和解读,各市州、县市区工商部门也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省营造了深厚的改革氛围,激发了广大市场主体的创业热情。截至2015年12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量为1909784户,注册资本总量为25910.12亿元,较上年分别增加297939户、9554.52亿元,分别增长18.48%、58.42%;较上月分别增加36130户、2527.82亿元,分别增长1.93%、10.81%。
贵州省各市(州、贵安新区)市场主体12月份发展情况表
单位:户、亿元
地区 |
期末实有(合计) |
其中 |
排名 | |||||
内资企业 |
私营企业 |
个体工商户 |
农民专业合作社 |
外商投资企业 | ||||
贵阳市 |
户数 |
370000 |
12703 |
125157 |
229269 |
1957 |
914 |
1 |
注册资本 |
11971.85 |
5141.77 |
6425.64 |
127.55 |
34.40 |
242.488 |
1 | |
遵义市 |
户数 |
301878 |
7320 |
42362 |
247473 |
4511 |
212 |
2 |
注册资本 |
2570.49 |
961.61 |
1314.35 |
156.33 |
65.96 |
72.236 |
2 | |
六盘水市 |
户数 |
131836 |
3360 |
25308 |
100905 |
2204 |
59 |
8 |
注册资本 |
1640.83 |
755.53 |
767.35 |
47.92 |
50.14 |
19.886 |
4 | |
安顺市 |
户数 |
112945 |
2639 |
17674 |
90916 |
1643 |
73 |
9 |
注册资本 |
1414.32 |
694.41 |
593.89 |
49.37 |
29.34 |
47.312 |
7 | |
毕节市 |
户数 |
273684 |
3038 |
27399 |
237431 |
5740 |
76 |
3 |
注册资本 |
1912.69 |
553.44 |
1074.39 |
141.70 |
86.67 |
56.485 |
3 | |
铜仁市 |
户数 |
178367 |
3301 |
22609 |
147833 |
4575 |
49 |
4 |
注册资本 |
1451.72 |
505.52 |
655.17 |
137.42 |
109.85 |
43.758 |
6 | |
黔东南州 |
户数 |
173625 |
5448 |
23015 |
142158 |
2911 |
93 |
5 |
注册资本 |
1061.64 |
209.54 |
677.57 |
83.58 |
36.87 |
54.08 |
9 | |
黔南州 |
户数 |
162561 |
5062 |
25467 |
128407 |
3514 |
111 |
6 |
注册资本 |
1512.62 |
421.31 |
927.40 |
67.35 |
40.12 |
56.441 |
5 | |
黔西南州 |
户数 |
133612 |
3023 |
18045 |
109798 |
2693 |
53 |
7 |
注册资本 |
1119.98 |
255.79 |
729.39 |
60.90 |
43.97 |
29.93 |
8 | |
贵安新区 |
户数 |
6584 |
415 |
2608 |
3402 |
150 |
9 |
* |
注册资本 |
776.69 |
456.81 |
302.46 |
3.88 |
5.14 |
8.4 |
* | |
仁怀市 |
户数 |
30219 |
502 |
4819 |
24484 |
406 |
8 |
* |
注册资本 |
329.85 |
134.82 |
176.12 |
14.70 |
4.09 |
0.12 |
* | |
威宁县 |
户数 |
34473 |
386 |
3137 |
29815 |
1130 |
5 |
* |
注册资本 |
147.48 |
58.13 |
58.42 |
14.23 |
16.65 |
0.045 |
* | |
合计 |
户数 |
1909784 |
47197 |
337600 |
1491891 |
31434 |
1662 |
* |
注册资本 |
25910.12 |
10148.68 |
13702.16 |
904.91 |
523.18 |
631.181 |
* |
五、强化信用信息公开
(一)做好企业即时信息公示。截至目前,全省工商部门履职中形成的企业信息已全面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共公示了登记信息1863168条,备案信息2406933条,动产抵押信息923条,行政处罚信息1566条,经营异常名录信息109735条,抽查检查信息14493条。其他政府部门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了行政许可信息5676条,行政处罚信息2996条。企业主动公示了年度报告信息452181条,即时信息91417条。实现了企业信用信息公开透明化。
(二)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工作。按照《关于印发<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黔工商诚〔2015〕3号),目前正在全面贯彻实施,截至2015年10月底,全省有61753户企业被依法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并向社会公示。
(三)落实企业信息公示制度,推进人民法院、工商部门加强信息合作规范执行与协助执行。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加强信息合作规范执行与协助执行的通知》(法〔2014〕251号)文件要求,我局已于6月份完成了司法协助软件系统开发并上线运行。目前正在全面实施,截目前,已协助公示法院信息769条。
(四) 全面实行了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截止2015年6月30日,我省市场主体2013年度年报公示率为86.15%,2014年度年报公示率为86.91%。其中,内资企业2013年度年报率为80.46%,2014年度年报率为80.88%,均实现了超过2012年度年检率72.97%的目标;外资企业2013年度年报率为81.38%,2014年度年报率为81.75%,均实现了超过2012年度年检率77.08%的目标;个体工商户2013年度年报率为87.46%,2014年度年报率为88.48%,大大高于2012年度年检率33.87%。
六、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改进措施
2015年,通过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有效的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密切了干群关系,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强了服务意识,更好地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使得各项行政行为均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有效地防止了各类暗箱操作的发生,提高了工作透明度,规范了行政行为,推动了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个别人员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个别人员对政府信息公开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对有关文件不学习,不了解、不熟悉公开工作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二是有的公开内容不规范。有的公开内容更新不及时,动态内容滞后。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切实解决,不断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向深入。
下一步我局将通过以下改进措施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是积极做好全员宣传和培训。制定有关措施,开展全员培训,促进全局干部职工关心、重视政府信息公开,使信息公开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进一步增强办事公开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逐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运行机制。下一步,我局将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完善公开运行机制。对于政府信息公开,不能仅仅满足于公布情况,要致力于公布、质询、反馈整个过程的协调和整合,进而推动公开管理、民主监督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发展。三是加强监督、检查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监督评估机制,充分发挥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对公开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总结经验,做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时俱进。
2016年2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