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度贵阳市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等7个地级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纳入国家和省“水十条”考核排名的16个国(省)控断面达标率为10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7年,贵阳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护水质安全。
紧盯重点领域和区域,开展污染整治和防治。2017年,贵阳市全面推进十大污染源治理,完成小寨坝片区开磷集团污染源治理工程和洋水河磷矿开采及磷化工企业污染源连片治理工程,境内的乌江干流及洋水河水质达标。
全面实施劣五类水体治理工程,综合采取截污、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等措施,使金钟河、麻堤河、小黄河、小河等水体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
全面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对百花湖、北郊水库、汪家大井等水源地保护区进行了优化调整,完成了水源保护区内24个环境问题的整改。完成了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环境现状评估。
保护和治理“两湖一库”,建立完善了两湖一库保护区范围内的污染源“一源一档”,并按照污染源巡查频次,加强日常巡查监管。
着眼长远,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和水环境质量季度通报制度。2017年,贵阳市每月对金钟河干、支流出境断面开展水质监测与考核,收取属地政府2016年度生态补偿资金3790万元,支持实施了3个污染治理工程。
2015年至2017年,实施完成了饮用水源和重要地表水污染治理项目11个。
建立水环境质量通报制度,每月对全市16个国(省)控断面、96条河流和16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水质监测和评价。
截至2017年底,贵阳市建设完成7个地级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4个县级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完成7条主要入库支流水质自动监测站和入境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全市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逐步完善。(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