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小江口峡谷。
关于蓝天保卫战
一、主要目标
(一)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7%;细颗粒物(即PM2.5,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浓度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和可吸入颗粒物(即PM10,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的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驶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其在空气中浓度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等主要污染指标得到有效控制。
(二)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到2020年,全省9个中心城市和贵安新区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二级标准,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5%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绿色发展。优化产业布局、严控“两高”行业、强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培育绿色环保产业。
(二)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燃煤、淘汰锅炉、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清洁能源。
(三)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以公路、铁路、机场、内河运输结构调整为主,同时加强对油品供应和移动污染源的监管和整治。
(四)优化调整用地结构,推进面源污染治理。通过对矿山、裸露地块、物料堆场、秸秆禁烧等方面的整治,减少扬尘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五)开展建筑扬尘和道路扬尘专项整治,解决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点污染源。
(六)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结合贵州实际研究制定柴油货车专项治理计划。
(七)开展工业窑炉整治专项工作。通过实施淘汰、治理,重点整治“散乱污”企业的小窑炉。
(八)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VOCS排放重点行业。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空气质量精准管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通过预测预报、开展源解析、加强应急处置和完善监管机制对大气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精准管控。
(二)加强环境大数据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完善监测网络,加强监控体系建设,强化监测数据质控管理,加强科技支撑,实现监测数据质量交流畅通。
(三)加强大气环境监管执法,强化环保督察。将日常监管和环保督察结合起来,压实地方和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四)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强化资金保障。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环境财政、环境价格、生态补偿、环境权益交易、绿色税收、绿色金融、行业政策等内容,引导投资向大气污染治理倾斜,激发污染减排的内生动力,推动大气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五)落实各方责任,强化考核问责。通过制度建设,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各项任务层层抓落实,件件有回音。对工作不力、责任不实、污染严重、问题突出以及环境空气质量明显下降的地区,实施处罚问责,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六)加强信息公开,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按月公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及时发布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污染治理信息。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格局。
政策来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发〔2018〕17号)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8〕25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2018〕22号)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黔府发〔2018〕26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