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政  策

规章
行政规范性文件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贵州省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2020-03-30 17:21 字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公开办函〔2019〕60号)要求,现公布贵州省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报告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六个部分。除特别说明的外,所列数据统计时段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报告电子版可在贵州省人民政府网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下载(http://www.guizhou.gov.cn/zwgk/zfxxgk/zfxxgknb/2019n/)。公众如需进一步咨询了解相关信息,请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系(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邮编:550004,电话:0851-86893991)。

  一、总体情况

  2019年,贵州省各级行政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及群众关切,强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完善信息公开制度规范,加快推进公开平台建设,不断以公开稳预期、强监督、促落实、优服务,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助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主动公开情况。围绕《条例》明确的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聚焦脱贫攻坚、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全力推进政府信息应公开尽公开。2019年,全省各级行政机关累计公开政府信息218.8万条,其中省级公开19.5万条,市、县、乡三级公开199.3万条;新增公开规章25件、规范性文件1282件,累计公开规章362件、规范性文件7564件。依法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情况如下:

  1.机构信息。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各级行政机关按照统一标准,及时公开单位基本信息、法定职责、领导简历、内设机构、下属单位等信息,包含20余个具体公开事项。

  2.规划计划信息。省级集中公开《贵州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信息16条,市、县分级公开了相关规划计划信息。

  3.统计信息。全面公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统计年鉴》,常态化公开《贵州统计月报》,及时公开规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交通运输、信息产业等重点行业统计数据,组织对重要统计数据开展分析解读,有效引导预期。

  4.“放管服”信息。结合机构改革对省直有关部门权责清单进行调整,公布41家省直部门的1396项行政权力。建立全省统一的权责清单体系,编制《市、县政府工作部门及乡镇政府权责清单模板(2019年版)》。公布《贵州省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管理办法》,明确权责清单制定、审核、发布及动态调整的程序及工作要求。编制779项省直部门行政许可事项“颗粒化”清单和860项“放管服”改革“六张清单”,公布省直部门1590张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依托全省统一的“贵州政务服务网”,全面公开各类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的基本信息、设定依据、办理条件、所需材料、办理流程、经办人员等信息。

  5.财政预决算信息。在“贵州省财政资金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公开省级106家一级预算部门和各市(州)2019年预算、2018年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连续6年实现省级部门预算全范围公开,公开要素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6.行政事业性收费信息。及时调整公开贵州省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目录等目录清单。其中,2019年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包含中央立项收费项目152项、省级立项收费项目6项,分别比2018年减少2项和1项。

  7.政府采购信息。重点依托贵州省政府采购网和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公开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公告、单一来源采购公示、中标(成交)结果公告、政府采购合同公告等政府采购项目信息和投诉处理、监督检查等采购监管信息,全年累计公开相关信息72000余条,政府采购透明度进一步提升。

  8.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信息。全面公开2738个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基础设施“六网会战”项目清单和投资完成情况,分两批次公开244个2019年重大民间投资项目工程项目,总投资2082.48亿元。省级主动公开55条项目审批信息、28条项目核准信息、11条项目备案信息,及时公开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9.重点民生领域信息。围绕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分级分类公开脱贫攻坚政策措施、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易地扶贫搬迁及后续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两不愁三保障”、深化“五个专项治理”、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对口帮扶工作进展等方面信息。及时公开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依托省招生考试院网站、新闻媒体等公开招生考试信息670余条,围绕高考加分政策改革、2019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6次。细化公开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等相关信息,全面做好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信息公开。强化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信息公开,全省所有已开工项目、竣工项目信息均在项目地采用公告栏现场公开,9个市(州)、贵安新区、88个县(市、区、特区)均在政府网站公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及退出信息。印发包含监督联系电话、农户危房改造情况等信息的25万份标识标牌,做实农村危房改造、透风漏雨老旧房整治等信息公开。突出做好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信息公开。

  10.应急管理信息。制定发布《贵州省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逐月公开全省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情况,及时公开安全生产事故督办措施、处置情况和进展信息。省应急管理部门在门户网站开设“贵州省安全生产数据综合展示”专栏,运用多种图形图表形象公开安全风险、事故隐患、绩效考核等信息。开设灾害信息发布平台,发布灾害风险预警提示、防汛抗旱应急响应等相关信息24条。

  11.监督检查信息。按月公开全省中心城市、县城所在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质和环境空气质量,发布全省污染源数据12期,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受理情况110条,全面公开重金属污染防治、化学品环境管理、2019年清废行动等相关信息。主动公开健康扶贫、医疗服务、卫生执法监管、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安全标准等信息2万余条。按季度发布药品监管统计报告4期,汇总公开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相关行政受理、审批、监管情况。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1468期84346批次,公开食品抽检信息49期、月度统计分析公告12期。制定发布《贵州省2019年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产品目录》和《2019年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全年公开质量监督抽查公告107期、通报抽查结果41期。

  12.公务员招录信息。在贵州党建云网站开设公务员招考专栏,将授权组织公务员招录工作的4个市(州)公务员招考信息汇总到专栏公开,方便公众查询了解。省级依托各类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公开招录信息70余条,全面涵盖招考职位、岗位名额、报考条件、录用结果等信息。

  (二)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深入贯彻落实《条例》新精神新要求,及时修订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依申请公开说明,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登记、审核、办理、答复、归档工作制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出、补正申请内容、规范答复形式、征求意见程序、答复时间起算等工作要求,确保全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都按照法定时限规范答复。2019年,各级行政机关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384件(含2019年新收4312件、2018年结转72件),当年办结4323件,结转2020年办理61件。

  从申请人类型看,自然人提出申请最多,达3688件,占比85.53%;商业企业次之,提出申请367件,占比8.51%;科研机构申请34件,占比0.79%;社会公益组织申请26件,占比0.6%;法律服务机构申请139件,占比3.22%;其他机构或组织申请58件,占比1.35%。

  从办理结果看,予以公开2467件,占比57.07%;部分公开263件,占比6.08%;不予公开383件,占比8.86%;无法提供927件,占比21.44%;不予处理94件,占比2.17%;其他处理189件,占比4.37%。

  从办理主体看,省级行政机关2019年新收到申请1538件,其中年办件量居前的部门是省自然资源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商务厅、省生态环境厅,分别为474件、277件、241件、70件、59件。土地征用、房屋征收、金融服务、商贸数据、环境保护等方面信息仍然是公众申请公开的重点。

  从信息公开引发的复议诉讼情况看,全省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684件,经复议后维持原行政行为313件,占比45.76%;结果纠正163件,占比23.83%;其他结果142件,占比20.76%;尚未审结66件,占比9.65%。因政府信息公开引发行政诉讼481件(含未经复议直接起诉372件、复议后起诉109件),其中维持原行政行为238件,占比49.48%;结果纠正86件,占比17.88%;其他结果45件,占比9.36%;尚未审结112件,占比23.28%。引发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信息公开申请数分别占全省已办结信息公开申请数的15.82%、11.13%。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况。一是推行政府信息全清单标准化管理。省政府办公厅组织对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机关和学校、医院、供水、供电、供气、城市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政务公开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编制印发包含67张清单的《贵州省政务公开标准规范(试行)》,进一步盘清公开“家底”,对公开什么、谁来公开、多久公开、在哪公开等关键问题进行统一规范,初步形成了全省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为各级行政机关和公共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标准指引。二是积极探索政务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预公开、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政策解读“三同步”、政务舆情回应等制度体系,完善依申请公开转化为主动公开、文件解密公开、公文有效性标注等工作机制,逐步探索对政府信息制作、获取、公开、更新、废止等实行全链条闭环管理,不断提升政府信息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三是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后续管理。针对政府网站信息数量越来越多、公众查找信息越来越难的客观实际,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通知,督促各地各部门强化政府网站入库信息管理,提高网站信息检索的便捷性和精准度,同时将网站检索功能以10%的分值权重纳入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考核评估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各级行政机关不断优化完善信息检索功能。

  (四)平台建设情况。一是政府网站作为第一公开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坚持“建管办”一体发力,以政府网站集约化试点为契机,全力实施“强化三大基础支撑、构建一个统一信息资源库、建设十大集约化共性支撑应用、加强五类网站应用推广、形成一套标准规范”等重点任务,实现全省政府网站100%整合迁移上线、100%域名集中解析、100%数据资源归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统一开发、各地各部门集中调用”的工作模式,对全省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平台进行统一规范,避免重复开发和资源浪费。二是“两微一端”等政务新媒体得到广泛应用。制定《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在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凝聚社会共识、创新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重要作用,政府网上履职能力持续提升,利企便民、亮点纷呈、人民满意的“指尖上的网上政府”加快建设。2019年4月起,委托第三方机构按月对省直部门和市县政府“两微一端”运行情况进行监测,通报监测结果,促进各级行政机关提升政务新媒体运维管理水平。三是政府公报作为权威公开平台的功能定位持续强化。省政府、9个市级政府和贵安新区管委会、88个县级政府都创办了政府公报并定期出刊,重点刊发本级政府及部门出台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效提升政策文件公开的覆盖面和知晓率。建成全省统一的电子公报发布平台,纸质公报与电子公报实现同步发行,省政府和部分市、县政府还拓展了政务新媒体等发布渠道,政府公报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四是其他公开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全面完成贵州省惠民政策项目资金信息公开平台升级建设,将在2020年正式上线运行,集中公开关系民生的政策、项目、资金信息,实现惠民信息公开“一网打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通过高音大喇叭对惠民政策进行汉、苗、布依“三语”广播,通过镇村“背包干部”的随身小喇叭到田间地头宣讲帮扶政策,受到基层群众普遍欢迎。部分乡镇、街道主动建设了“一站式”线下政务公开栏,对需要群众广泛知晓的信息分板块及时公开,有力提升基层行政透明度。

  (五)监督保障情况。一是强化目标考核。省委、省政府继续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省直机关2019年度目标绩效管理体系,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实施考核,制定下发《2019年度省级机关政务公开工作专项目标考核实施方案》,年底对36家考核对象进行了评分和排序。各市(州)均把政务公开作为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相应建立了考核机制,其中黔南州所占分值权重达13%。二是强化第三方评估。省政府办公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省9个市(州)、贵安新区、88个县(市、区、特区)、41个省直部门、22个乡(镇、街道)共计161个评估对象开展评估,制定《贵州省2019年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办法》,分类编制6套评估指标体系,首次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评估全覆盖。三是强化教育培训。2019年4月和11月,省政府办公厅分别在贵州大学和北京大学举办政务公开专题培训班,对全省政府系统100余名政务公开业务骨干和负责同志开展培训。9个市(州)、88个县(市、区、特区)全年举办各种形式的政务公开培训350期,累计培训31076人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新制作数量

本年新

公开数量

对外公开

总数量

规章

25

25

362

规范性文件

1296

1282

7564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645

减少9

2684674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1176

增加26

6364320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

6000

减少85

1590574

行政强制

379

减少11

161100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

行政事业性收费

161

减少3

第二十条第(九)项

信息内容

采购项目数量

采购总金额(万元)

政府集中采购

16099

283456.78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

企业

科研

机构

社会公

益组织

法律服

务机构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3688

367

34

26

139

58

4312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56

9

0

0

5

2

72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2049

234

26

18

99

41

2467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230

22

1

0

7

3

263

(三)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21

0

0

2

0

0

23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13

1

0

0

2

4

20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2

0

0

0

0

0

2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85

1

0

2

0

0

88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16

0

0

0

0

0

16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94

2

1

0

1

0

98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2

0

0

0

0

0

2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133

0

0

0

1

0

134

(四)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741

92

3

3

26

10

875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25

3

0

0

0

0

28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24

0

0

0

0

0

24

(五)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32

0

0

0

0

0

32

2.重复申请

50

2

1

0

1

0

54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1

0

0

0

0

0

1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4

0

0

0

0

0

4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3

0

0

0

0

0

3

(六)其他处理

179

6

0

1

0

3

189

(七)总计

3704

363

32

26

137

61

4323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43

14

0

0

3

1

61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313

163

142

66

684

178

77

28

89

372

60

9

17

23

109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年来,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取得了不少新成效新进展,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开理念和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有些地方和部门对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仍然存在。个别行政机关平时主动公开信息不充分,等到即将采集评估数据或迎接检查考核时才突击上传信息,导致一些政府信息未按法定时限公开。二是围绕中心工作的信息公开有待进一步加强。历年全省公开工作要点中,反复强调公开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并对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各地各部门在落实中还存在不少短板。三是公开机构和人员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是行政机关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是政府的一项日常工作,没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机构,难以保障工作持续有序开展。但从工作实际看,仍有不少基层单位缺乏相对固定的公开机构和工作队伍。四是公开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网站公开栏目设置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利用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公开政府信息,提高政府信息公开针对性、实效性的意识还需要加强。

  下步工作中,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严格按照《条例》要求,继续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断补齐短板、做强弱项,切实履行好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定职责,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一是全力用好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成果。着力抓好《贵州省政务公开标准规范(试行)》落地落实,督促已编制完成公开事项清单的42个省直部门和市、县两级政府,尽快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栏目设置,照单公开相关信息。尚未编制信息公开目录清单的部门和单位,要确保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梳理编制,实现我省行政机关公开目录清单全覆盖。二是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统一部署,结合我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经验,制定我省贯彻落实的实施方案,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基层政务公开内容标准化、平台规范化、工作制度化、体系完整化“四化”目标。三是构建更加系统完备的公开制度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健全完善重大决策预公开、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政策解读、回应关切、政民互动、政府会议开放、依申请公开、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政务公开监督员、惠民政策“明白卡”、考核评议等制度规范,视需要配套编制公开流程图,形成系统完备、易于操作、运转有效的制度规范体系,构建发布、解读、回应有序衔接的政务公开工作格局。四是加快建设便捷易用的统一公开平台。深入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充分运用“一云一网一平台”政务数据和政务服务建设成果,加快打造覆盖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机关和公共企事业单位的统一公开平台。建设全省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数字化管理平台和全省规范性文件数据库,探索建立互联互通的政民互动资源库。进一步强化政务新媒体建设、运维、管理,健全完善全省政务新媒体备案平台。继续抓好数字公报平台建设管理。上线运行贵州省惠民政策项目资金信息公开平台。五是全面提升依申请公开办理答复工作水平。结合新《条例》施行以来的依申请公开办理实践,重新制定全省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指引,为各级行政机关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供新的参考模板,确保每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都能得到及时规范的办理答复。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表中,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由各级行政机关依据本单位权责清单进行填报。其中,“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为权责清单中除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外的其他权力事项。为避免同一事项在不同市(州)、县(市、区、特区)、乡(镇、街道)重复统计,省级在汇总时,市、县、乡三级行政权力项目数采用省级制定的权责清单模板数,处理决定数为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机关加总数。此外,由于我省无集中采购机构,本报告第二部分“集中采购项目数量、采购金额”统计口径为进入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采购项目数和采购金额。